文.整理/賈引祥
家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不 尚 賢 , 使 民 不 爭;
不 貴 難 得 之 貨 , 使 民 不 為 盜 ;
不 見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亂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虛 其 心 ,實 其 腹 ,
弱 其 志 ,強 其 骨 。
常 使 民 無 知 無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為 也 。
為 無 為 , 則 無 不 治 。”

經典故事:
無為而治的賢相曹參
曹參很有才能,且又善于謀略,尤其深諳黃老學說。他在齊國擔任相國時,戰亂初定,人心思平,他就認識到不能以繁政擾民,讓人民休養生息,于是他請來一位高人蓋公,曹參仰仗蓋公的黃老之術治理齊國,結果使齊國人民安居樂業,國家一派升平景象。曹參也被譽為“賢相”。
漢惠帝即位第二年,相國蕭何病重。漢惠帝去看他,并問將來誰可接替他的位置。蕭何沒明說,只說:“還有誰比陛下了解臣子呢?”
漢惠帝問:“曹參如何?”
蕭何和曹參早年都跟隨漢高祖劉邦起兵。兩個原是好朋友,但后來曹參立有很多戰功,他的地位卻比不上蕭何,兩人從此就不那么好了。但蕭何知道曹參是個治國的人才,所以漢惠帝一提到他,蕭何就表示贊成,說:“陛下的主意很好。有曹參接任,我死也安心了。”
就這樣,曹參當了漢朝的相國
但是,曹參當了相國后,卻不見他有大動作,每天就是飲酒吃肉,不思進取,無所作為。明眼人知道,他這是沿用清靜無為的老一套—繼續沿襲蕭何在世時所制定的政策,不予改變。
漢惠帝有些奇怪,問他:“你為何如此?”
曹參說:“皇上跟高祖誰比較圣明?”
惠帝說:“我怎敢跟先帝比?
曹參又問:“我跟蕭何誰賢能?”
惠帝說:“你倆挺像,但你似乎不如他。”
曹參接著說:“陛下說得對。且高祖與蕭何定天下,法令已經明白、完備了,陛下垂拱而治,參等堅守崗位,遵守他們的法度而不違背,不是很對么?”
因為曹參的無為而治,時人歌頌曰:“蕭何為法,顢若劃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靜,民以寧一。”史稱“蕭規曹隨”。
曹參的做法是人心所向,不需要他大動作,有所作為,所以他順道而行,低調做人治政,沿襲前人科學的施政手段,清靜無為而天下自治,他因此得到人們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