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家風(fēng)之二《道德經(jīng)》【第二十九期】
文.整理/賈引祥
家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 老 子: 「道 德 經(jīng)」 : 第 二 十 七 章 善行無跡,善言無瑕
善 行 無 轍 跡 , 善 言 無 瑕 謫 ﹔
善 數(shù) 不 用 籌 策 ﹔
善 閉 無 關(guān) 楗 而 不 可 開 ,
善 結(jié) 無 繩 約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無 棄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無 棄 物 。
是 謂 襲 明 。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師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資 。
不 貴 其 師 , 不 愛 其 資 ,
雖 智 大 迷 , 是 謂 要 妙 。
譯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會留下痕跡;
善于言談的人,不會留下破綻;
善于計數(shù)的人,不必使用籌碼;
善于封閉的人,不用門閂,別人也打不開;
善于打結(jié)的人,不用繩索,別人也解不開。
所以圣人善于救助人,而無人不救。
圣人善于物盡其用,而無物不用。
這就是遵循大道了然無遺的智慧。
所以善于學(xué)習(xí)者(先知先覺)并不認(rèn)為學(xué)習(xí)需要老師,
不善于學(xué)習(xí)者(后知后覺)則推崇學(xué)習(xí)的資質(zhì)稟賦。
圣人不以老師為貴,不以資質(zhì)可愛惜,一切靠自得。
所以,他內(nèi)有深沉智慧,但看起來很愚鈍。
這正是道之精深玄妙的體現(xiàn)。
經(jīng)典故事:
冒頓善行無跡滅東胡
秦二世元年,匈奴的冒頓單于登位。
此時,東胡國正在強盛時期。東胡國君聽說冒頓殺父登位,便派使者對冒頓說:“我想要頭曼的千里馬。”
冒頓單于說:“為什么你也喜歡這匹馬呢?”但還是滿足了東胡國君的要求。
東胡國君認(rèn)為冒頓無膽無識,于是派人來,說想要一個閼氏。
冒頓說:“為什么你也喜歡同一個女子呢?”但還是滿足了東胡國君的要求。
東胡國君于是得寸進(jìn)尺,想要向西侵略。于是派使者來說:“我們想要兩國之間的一塊空地。”
此時,冒頓勃然大怒,說道:“土地是國家之本,怎能拱手相讓?”說完,命人殺了那個主張給東胡土地的臣子。
于是,冒頓攻打東胡國。因東胡國一直輕視匈奴,毫無防備,所以面對來敵,一時手足無措,潰不成軍,東胡國大敗
由此可見,冒頓單于“雖智大迷”,善于守柔守弱、深藏不露的功夫。不到時機(jī),決不出手。時機(jī)一到,一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