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理/賈引祥
家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弟子規“勿自暴 勿自棄 圣與賢 可馴致”及解釋
勿自暴 勿自棄 圣與賢 可馴致
【解釋】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也不必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順眼,應該發憤向上努力學習,圣賢境界雖高,循序漸進,也是可以達到的。
《小故事1》 王羲之書法
東晉時的王羲之是我國有名的書法家,被書法界稱為 “書圣”。他寫的《蘭亭集序》被譽為至寶。有一段時間,由于人人都夸他的字寫得好,他也自鳴得意、洋洋自得起來。有一天,他到一家“鴨兒水餃店”吃水餃,發現水餃都是從墻那邊一個個扔過來的,而且全都十分準確地扔在了開水鍋里。他十分好奇,繞到墻后一看,見是一位老太太在包餃子,包好后頭也不抬就扔過墻去,沒有一個掉到鍋外的。王羲之問她有什么訣竅,她說:“只是熟練罷了!”王羲之聽后覺得自己的字遠沒有達到這樣熟練的程度。于是,他就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終于成為一代大師。

《小故事2》 年近三十發奮讀書
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蘇洵年輕的時候不愛讀書,只要一拿起書本,他就覺得頭暈,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就這樣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不知不覺地到了二十七歲,這時候,他才開始認識到再也不能這么浪費時間了,應該看點書、學點知識了。他仗著自己聰明伶俐,半天看書半天玩耍,自以為寫出來的文章都是佳作??墒强荚嚨臅r候卻連秀才也沒考上。這時,他才深刻認識到時間的寶貴,于是謝絕了一切社會交往,閉門苦讀。他還教育兩個兒子不要浪費時間。結果,他的兒子蘇軾和蘇轍同時考上了進士。他的文章也受到了王安石的稱贊。父子三人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成員。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都要有信心,不要自暴自棄,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努力刻苦學習圣賢的教誨。我們的入手處是《弟子規》,因為《弟子規》從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都是在教誨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有禮貌的人。同時讓我們懂得了“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道理。因此我們要常常用這些教誨勉勵自己,那么我們就一定離圣賢人的距離越來越近。
今天我們要向圣賢人看齊,首先要學會做一個君子,怎么做君子呢?假如以一個字為教誨,就是“恕”;假如以三個字為教誨,就是“君、親、師”;假如以一本書為教誨,就是《弟子規》;假如以一段話為教誨,就是孔子的“九思”①,孔子在《論語》里面提到的《君子有九思》??鬃釉唬?ldquo;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視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赏司褪强床磺迨欠乔保蛘呤遣桓一蛘卟幌肟辞逭婕偬搶崱R捶艞壛俗晕业臉藴剩瑩Q得一時安穩,卻遭受良心的煎熬,痛苦一生。當然,如果是看不清人和事,但是看清了自己,愿意與世無爭,逍遙自在,這樣的君子,還是不錯,至少能守住自己內心的那塊天地。
君子聽思聰,不要聽風則雨,要多聽多想,要聽得聰明。人多嘴雜,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同一個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萬別,有的真實有的夸張,光是聽人說,安能辨它真偽?君子要多聽,要善于聽不同的聲音,還要聽得聰明,要聽得出什么對,什么對自己有利。首先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才能做一個好的語者。
君子色思溫,謙謙君子,自古就有。君子是應該有平和的心態,溫潤的言語。要心懷寬廣,有容乃大;要處變不驚,瀟灑自如。有時候太激烈和明顯的表情能瞬間轉變周圍的氣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君子應該有比常人更大的氣量,比常人更穩定的情緒。
君子貌思恭,要真誠待人,無論貴賤;懂得尊敬,也懂得謙卑,就像是玉一塊,不如炭火那么熾熱,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溫溫的,讓人覺得舒服。只有尊敬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那些目空無人,總是高高在上的人,不懂得自己什么時候應該謙虛和恭敬的人,不會有好結果的。
君子言思忠,要學會說話,懂得說話,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該說什么話。要言行一致,說出的話,擲地有聲,常言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自己的話要對自己的心忠誠,自己的話要對自己的行為忠誠。只可惜,有的人陽奉陰違,心口不一,讓人感到厭惡。
君子事思敬,要懂得敬業,每一份事業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沒有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細思考,周密準備,態度認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君子疑思問,要好奇,要有疑問,要多問。只有能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思考問題,才能不斷解決問題,才能不斷進步。學會提問,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實踐的經驗,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問題,要有提問的好奇心,才能在別人沒有發現的地方發現問題,人之所以為人,除了會使用工具以外,還有思考。人類在思考中進化了。
君子忿思難,對于這個,我只能認為是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學會三思而后行,學會忍讓。當然,這些都是在自己的最大限度以內的,不能因為需要做君子就讓那些小人們得寸進尺。首先是要忍讓,其次才是反擊。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一時的忍耐,可以換來今后長久的平穩。
君子見得思義,個人認為是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堅守的道義。有的人見利忘義,看見即得好處,便忘記了自己還是人,可以犧牲別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