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論祠堂的重要性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8-12-04 17:15:09編輯:蕾格格 當前位置:首頁 > 姓氏文化 手機閱讀

論祠堂的重要性

1543915395223834.jpg

祠堂, 永遠是承載著血脈親情最深的地方,從古至今,有多少的喜怒哀樂都發生在那一方天地呢。
祠堂,如今是拆了一座又一座,我們又還剩些什么...


一、傳統的作用:
1、祭祖:祠堂是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地方。
2、正俗:是家族宗親聯系、匯聚、議事、定規、處理族里大事和“正本清源、認祖歸宗”的活動地點。兼有辦理婚、喪、壽、喜等大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處。
3、教化:是族人進行禮制、禮法、禮教宣傳教育的活動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里上學。
4、權利:是宗族以族長為代表的最高權利機關和權威的象征。族長由宗族推選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
5、法庭:是傳統上的道德法庭,族長有絕對的行權權威。是處理家庭內部事務、樹優立榜、賞勤罰懶、化解糾紛、處理矛盾的地方。凡有違反族規,則在這里被教育和受到處罰,直至驅逐出本族。
這五項作用,其中祭祖與正俗過去現在都一樣,只要不是搞封建迷信活動,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至于教化、權利和法庭的作用,尤其是法庭的作用是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只能在國家體制、法律、法規、規定和準許的范圍之內,主要對團結、凝聚族人合力和約束族人不良行為等方面發揮作用。

1543915506597853.jpg

二、現代的作用:
祭拜的含義是崇敬和緬懷,感悟寬厚與仁愛,是繼承和發揚。敬祖是活著的人對逝去的人的一個追念,是人類特有的精神依托與精神安慰的傳承。一個人如果不思進取,每天都只是跪在祖宗的靈前,很虔誠、很恭敬地祈禱祖先來保佑庇護,而不去勞動創造,結果只能是餓死。因為僅憑祈愿,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所以明確祠堂的現代作用意義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祠堂的作用在保持了祭祖和正俗的基礎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團結交流的基地:族人通過在祠堂內進行一系列傳統健康有益的活動,進一步調動族人廣泛參與的積極性,達到團結族人、增強凝聚力,促進交流,增進友誼,最終達到互幫互敬,團結友愛,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目的。


2、傳承和發展鄉俗文化的平臺:祠堂本身就是家族變遷史的集中地,也是一個地域的民俗博物館,是家族內的精神家園。通過了解祠堂的建筑風格、文化起源、社會歷史作用;族譜、族規、族訓的文化淵源,先祖的開拓創業精神,歷代賢達明智的進取意識等等。達到了解家族、傳承、變遷的緣由,掌握家族、民族歷史,進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同時影響、教育族人,特別是年輕人要承前啟后,與時俱進,勇于開拓,不斷進取,為家族、為社會、為國家多做貢獻。使家族、社會、國家更加興旺昌盛。

3、促進與搭建和諧的載體:家族建立一系列的“扶貧助殘、獎勤罰懶、標榜立新”等制度,開展“樹新風、揚正氣、尚科學、促和諧”為主旨的活動。促進家族內部比、學、趕、幫、超,比貢獻、學科學、趕先進、幫后進、超先賢。全面杜絕黃賭毒盜,棄惡揚善、崇賢舉廉。對特殊困難族人給予資助,對在各行各業對社會、家族做出突出貢獻的族人給予表彰獎勵,并在祠堂建榜銘文,在族內廣泛宣傳學習,對個別族人的不良行為進行約束和制止。從而達到族內的事務有人管,族內好事有人傳,促進家族內部和諧統一,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的和諧。

1543915567785752.jpg

三、建立詞堂的深刻意義:

祠堂作為一個家族的象征,其含義與意義是非常深遠和重要的,是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重要的精神遺產和精神基礎。

1、感恩報效,行為表率:簡單地說就是知恩回報,為人作表率。前面講了祭拜的含義是崇敬和緬懷,感悟寬厚與仁愛,是繼承和發揚,而不是尋求祖先的庇護和保佑。通過祭拜的過程,繼承先輩的優良品格與道德風范,感悟人生的真正意義就是勇于開拓和無私的奉獻。深刻認知“樹本有根,水本有源”,人的根本是祖先。沒有祖先,就沒有父母,沒有父母,何來我們?養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
首先報效的行為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不離不棄。特別是在老人長輩年高體衰多病需要照顧的時候,更要倍加關懷、關心、呵護、愛戴他們。侍湯奉藥,洗衣送飯,問寒問暖,讓老人在人生的暮年切身感到子女的孝順與敬俸,安享晚年。真正達到為老人養老送終的目的。
其次是言傳身教,感化子女。學習禮俗,尊重掌握傳統道德修養,溫故而知新。給孩子講解祖先開拓創業的歷史,歷代賢祖的品德風范與功績,讓孩子了解過去的社會歷史狀況,繼承先祖品格作風,知過去想未來。同時,行為與言談舉止給孩子做表率,“知賢能任,知恥而退”。為人行事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張揚,不喧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有禮有節,伸張有度。教育、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孩子德、智、體、能全面發展,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目標,積極努力奮斗。三是厚積而薄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人也是一樣,根深葉自繁。要博愛、多學少抱怨;體健時多勞,心靜時多思,怡情養性,大智若愚,知足常樂。

2、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俗話說“創業難,守成更難”。這個“更難”難在哪里呢?難在了沒有發展,沒有了進一步的開拓與創造。一口只夠10人吃的水井,到20個人的時候吃水就成了主要問題!再往后,如何守?難不難?真的好難呀!祖宗創的家業再大,留的再多,金山銀山,后人不思進取,不勞而獲,坐吃山空,只能坐以待斃!所以,發展是硬道理!繼承先輩堅忍不拔的開拓創業精神,不斷的開拓進取,謀發展,而且要謀長遠的發展,謀世世代代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我們的家族進一步興旺發達。還有,要有憂患意識,要實事求是,不能好高騖遠。我們在做事時常常把“最好”掛在嘴邊。“最好”是個極限詞,空前而絕后,意為終止了。人們常說“日中而西,月盈則虛,”什么事情都是盛極而衰。從發展的角度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試想,如果我們祖先把什么事情都做的天衣無縫了,那我們后人豈不是無所事事而游手好閑了?要“常留三分田,待憑后人耕”!上對祖宗,下對后人,都有個交待,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絕做完。


姓氏文化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