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你到底是什么?
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千古以來的哲學難題?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這也是清朝順治皇帝久久解不開的的心中大惑。誰讀懂了生命的來龍去脈,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書。
到底“我是誰”?
在我們出生到懂事時,大人就會反復告訴我們——“記住啦,你姓xxx你是xxx人...”,如小時候大人就總愛問“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啦?”“你來自哪里?”...
而一般的回答都是“我姓XX,叫XX,來自XX...”
是的,當你姓了某個姓氏時,其實就已經知道了你的家族血緣關系了,通過這個姓氏還可以追溯根源。
那么,想要了解“我是誰”,何不先了解自己的先祖、那些逝去的親人?
中國人重視飲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年來,人們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跡記錄下來傳給子孫,以此證明家族的存在、延續家族的血脈。其實,這就是家譜。
家譜、族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
中國家譜一般都有家規族訓,對于規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著積極的意義。
家譜,亦稱族譜、宗譜、家乘、通譜、統譜、世譜、支譜、房譜等等,雖然名稱各異,但其內涵是同一的,現在一般統稱家譜或族譜。
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
它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古代皇帝的家譜稱玉牒,如清朝玉牒、皇宋玉牒,而家譜一開始也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紀及王侯列傳、年表等演變而來。
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內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
家譜是中華民族三大文獻(國史、方志、家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于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有人說——
沒有家譜的家庭,如斷根浮萍,無法感知時代傳承的家族力量;
沒有收藏家譜的家庭,缺少孝文化教育的工具;
沒有家規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規矩;
沒有家訓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標準;
沒有家風的家庭,缺乏延續家興業旺的環境。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黃同心,華夏一脈;血濃于水,葉落歸根。
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
翻開家譜,我們可以找回那些遺失的記憶,也仿佛可以和我們的親人,隔空相聚。
看家譜,就像是參加一場“穿越時空的家庭聚會”。撫摸先人的名字,領略他們的往事,我們仿佛能透過他們的目光,看歲月變幻、世事滄桑、生命傳奇...原來,那是我們遙遠的過去。
正因為有家譜,也正因為先人的竭盡全力,我們后人在今天才不至于像無根的浮萍,才能在家族和歷史的源流中,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生命的延續,除了子孫的繁衍,還需要智慧的傳承。所以,家譜上會記錄著祖先的遺訓和教誨,作為做人做事的規矩和標準,留給后人。
那些代代相傳的家訓,看似古板,可多年以后,我們卻發現,那些樸實的教誨常能成為人生的支柱和路標。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河東聞喜裴氏家族。
因為裴氏家族重視家譜、家規、家教,“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后,余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杰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余人。
在上下兩千余年間,先后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計其數。還多次與皇室聯姻,出過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馬21人。
名臣曾國藩,曾寫下十六字家訓: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意思是,節儉能使家庭興旺,勤快會使身體強健。既勤勞又節儉,人生才能富足。
他曾對女兒說:我一生清廉,為民請命,從未想過要發財。你們今后,也應該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而不是靠我來幫襯。
最后,他沒有為后人留下一文錢,唯獨留下諄諄教誨送給子女。結果,160多年來,曾氏家族沒有出過一個“敗家子”。
錢姓家族,現今人數約為260萬,占全國人口千分之二左右。該家族名人輩出,堪稱近代望族,有人總結錢家出過“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據統計,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而錢氏家族之所以能如此興旺、人才輩出,也是得益于《錢氏家訓》。
錢氏源遠流長,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化,再就是靠“宣明禮教,讀書第一。”的錢氏家風。讀書,是錢氏家風中之首位,代代弘揚,得益莫大。
“有譜的家庭,才能實現做人靠譜、做事靠譜、說話靠譜、工作靠譜、學習靠譜、生活靠譜、婚姻靠譜、事業靠譜、人生靠譜!”看來并無不道理。
古人云:
有家譜的家庭,屬耕讀靠譜之家;
有收藏家譜的家庭,屬名門望族之家;
有家譜、有家規的家庭,屬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譜、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豪門貴族之家;
有家譜、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王侯將相之家。
王侯將相,寧有“譜”乎?
答案是:有譜!
愿你也有一本家譜,將家族史銘刻其中,將家族情銘記心中。
無論今后走到哪里,你都將記得祖先是誰,自己是誰,最后又將歸根何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