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賈村-曾經的古賈國
原創 作者/賈振中
襄汾古村落之西賈村曾經的古賈國國都
原太平縣(今天的汾城鎮)城東八里有一個古村落,名叫西賈,即今日西賈鄉政府所在地,曾為古賈國。隨著古賈國的滅亡,時代變遷,西賈村也在不斷地演變。據有文字記載的資料,清光緒版《太平縣志》地圖標明西賈村為西賈里。1936年山西省對農村實行村本政治,區下設編村,西賈為編村,轄北西賈、南西賈、西張、柴家莊、南堡、北堡六個自然村。1953年設立西賈鄉,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后改為西賈管理區。1962年成立西賈人民公社,西賈管理區改為西賈大隊,轄北西賈、南西賈、南堡、北堡四個自然村。1984年改行鄉鎮制,原西賈公社改為西賈鄉,西賈大隊變為西賈村民委員會,南北西賈兩村已經連為一體,統稱為西賈村。
西賈村歷史悠久,對于西賈村名的來歷我們要從西周早期說起。據歷史考據,至夏商之際,襄汾縣境內即有賈、旬等部落出現。山西曲沃北趙晉侯墓地31號墓發現一件文王玉環,上有12個文字為:“文王卜曰:我暨唐人弘戰賈人” 。文王是商代末期的人物,唐即今日的翼城一帶的地方,賈為襄汾境內的地方,原來可能在汾河東。這12個文字是說住在翼城的唐人部落與賈地的部落發生了一次戰爭沖突。西周滅商,周成王“桐葉封弟”,唐叔虞在唐地翼城建立晉國。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小兒子光明在襄汾建立賈國,為晉國的附庸,稱賈伯。”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賈國,西周封置,在今山西襄汾縣西南,后滅于晉。賈國從公元前1020年建立到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晉獻公吞滅,在歷史上存在了342年,今日襄汾縣帶有賈字的村莊20余。
陶富海先生認為賈國國都在南賈、西賈一帶。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在南賈、西賈、北賈、大張之間,分布著一大片自西周早期到戰國的文化遺址,有大量的灰坑灰層和墓葬,出土過許多陶器和青銅器,其遺址的文化年代正好和賈伯受封到賈國滅亡的歷史段相吻合。

西賈與南賈、賈罕、賈崗相比,西賈村作為古賈國的國都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
1、關于西賈村名的來歷,在西賈村有一個流傳的說法,“村莊西邊居住的最早的居民姓賈,所以叫西賈”,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卻不符合一般以姓氏定村名的慣例。農耕時代,中國人聚族而居,以姓氏定村落之名,如柴村、史村。如果同姓在附近另建一村莊,則 在村名前加一方位詞以區別,如東張、西張、南李、北李、上魯、下魯、大趙、小趙。按照這種村莊命名的方式,南賈村有北賈村相對應,而在襄汾縣范圍內找不到一個與西賈村相對應的東賈村。
2、自然條件相比,在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小國寡民時代,西賈村一帶打井取水要比南賈方便多了。西賈村東有南賈溝,南有三毛溝,形成一道自然屏障,可以抵御來自翼城唐人與曲沃晉國的入侵。西邊到呂梁山下為洪水漫灌區,適合農業耕種,收獲糧食比南賈更方便。
3、據西賈村賈氏族譜記載“縣東有古賈國,西周賈伯封邑,村在賈國之西,故名西賈。”這是典型的以古代國名來命名地方名稱,而不是以姓命名。古賈國為姬姓國,現在的賈姓,是在賈國被滅亡之后,國人為了紀念自己的國家以賈為姓。西賈村的出現應當在賈國滅亡即賈姓這一姓氏產生之前就存在了。西賈應為賈國為避免翼城唐人的侵擾,在原汾河東遷移至河西后建立的國都,與舊國都在河東相比故稱為西賈。
4、西賈村的西邊有一座龍王廟,其規模非一般農村小廟可比,占地面積包括廟外土地有二百余畝。廟內大殿為兩層磚木結構,建筑風格為明代。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利用龍王廟地產辦起了西賈農場,西賈馬場,西賈人民公社,西賈機械廠,西賈中學。這么大規模的一處農村廟宇在襄汾農村是十分罕見的,廟南有清乾隆年間賈氏合族同立“賈氏歷代宗親之墓”石碑。據傳言近幾年來有人在龍王廟內挖出一塊石碑,上有文字說該龍王廟為賈姓人所建,如傳言屬實,西賈龍王廟當為古賈國祭祀祖先的宗廟舊址。
我們在網上搜索,山東、河南、河北、太原、長治、萬榮等全國各地區,叫西賈村的有二十余個,叫南賈村的僅有三個。這些散布于全國各地的西賈村,都是原襄汾賈國的后人,以國為姓,不忘故土,把古國的國名帶到新的地方建立起了新的西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