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王姓的來源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8-06-20 11:48:10編輯:wuxing 當前位置:首頁 > 姓氏文化 手機閱讀


王姓的來源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2014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7.1%。中國東部地區占了王姓總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東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
起源源流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于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瑯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瑯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個分支:
  ①源出東周畢公之后。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于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于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后,后裔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于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
  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
  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于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后,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來稱為王城王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從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出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滅商后,虞舜的后代媯滿被封于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后,改為田氏。秦滅齊后,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漢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出燕國太子丹之后。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
  5、出自少數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數民族的血液,少數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時高麗人,鮮卑族人,隋唐時月氏人,唐朝時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時女真人,北宋時西夏黨項人,元朝時蒙古人,清朝時滿洲人等。這些少數民族王姓隨著時間同化為漢族王姓。我國北方地區多王姓與北方民族改用漢姓時優先使用王姓有密切關系。
遷徙傳播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臺灣地區。
 

上一篇中國傳統姓氏文化

下一篇朱姓的來源

姓氏文化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