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歐陽修:誨學說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8-11-23 10:09:34編輯:蕾格格 當前位置:首頁 > 姓氏文化 手機閱讀

 歐陽修:誨學說

1542939098581343.png

作者介紹: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小時候家庭困苦,母親以獲桿畫地教字。二十四歲中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謚號文忠。他為人正直,注意選拔后進,曾支持范仲淹的革新運動,但晚年趨于保守,和司馬光一起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他是北宋第一個在散文、詩、詞諸方面卓有成就的杰出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宋祁合撰《新唐書》,又獨自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

——《歐陽修全集·筆說》

【譯文】玉石要是不經過雕刻,就不能變成器物;人要是不經過學習,就不明白道理。然而玉石作為一種物質,有它不能改變的固有的品性,即便不加工雕刻而使它成為器物,也仍然無損于它那作為玉的本性。人的品性,隨著外界事物的影響卻會發生變化。如果不學習,就會放棄成為君子而變可能為小人,豈能不深思這個道理?這就是我要對你(歐陽奕)說的話



姓氏文化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