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理/賈引祥
家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弟子規(guī)“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及解釋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解釋】真正品行高尚的人,大家都敬重他;這樣的人說話沒有忌諱,也不去諂媚討好別人。
[小故事1]
蕭衍是我國歷史上南朝的一位皇帝。在蕭衍即將當(dāng)皇帝的時候,人們見了他都歌功頌德,蕭衍自己也志得意滿,十分高興。但這時有一個人卻與眾不同,他見了蕭衍即不恭維,也不拘束,給蕭衍行禮后,轉(zhuǎn)身就走。蕭衍見此情景,沉默了好大一會兒,然后問旁邊的官員:“這位年輕人是誰?”手下人告訴他這個人叫謝覽。蕭衍記住了這個名字。他對這位年輕人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樣子很贊賞,決定重用他。

【小故事2】不 貪 為 寶
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叫子罕的官員,他品德高尚,為政清廉,從不接受別人的禮物,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有一次,一個宋國人懷藏寶玉,興沖沖地找到子罕說:“小人專程來給大人獻(xiàn)寶,請大人收下。”子罕接過寶玉看了看說:“你還是拿走吧,我不能收。”獻(xiàn)寶人以為子罕不識貨,子罕卻笑著說:“我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假如我收了你給我的玉,我們兩人豈不都失去了各自的寶?”獻(xiàn)寶人聽后感到十分震撼和慚愧。子罕以不貪為寶,其高尚的品德,成為后人學(xué)習(xí)的榜樣。
【小故事3】名 垂 千 古
明朝的海瑞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他鐵面無私,明察秋毫,人稱“海青天”。明朝晚年宦官當(dāng)政,那時候社會很亂,但是只要海瑞到的地方,人民都在排隊迎接他,因為只要海瑞一來,貪官污吏就自己卷著鋪蓋跑了。念念存心為人民的好官,可以感動多少百姓。
嘉靖①皇帝在位時,信任奸相嚴(yán)嵩②,二十多年都不上朝處理朝政,一心只顧修仙求道,置國家大事于不顧,導(dǎo)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海瑞非常著急,他準(zhǔn)備了一口棺材,冒死給皇帝上書,皇帝看后很生氣,說:“快去把他抓起來,別讓他跑了!”有人告訴他:“他以死上書,肯定不會跑。”海瑞于是被判了死刑。后來幸虧皇帝死了,海瑞才保住了性命。
海瑞去世時,南京萬人空巷,老百姓自己披上孝衣,送海瑞的棺木離去。所以真正的讀書人,只要把圣賢的教誨實踐出來,絕對會讓人感動,甚至能夠喚醒每個人好善好德之心。
參觀海瑞墓時,看到一張海瑞家門的畫面,門前懸著兩行字是范仲淹的名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這就是說,在朝廷當(dāng)官的時候,念念想著怎樣讓人民的生活更好,讓人民的福利更多。如果到比較偏僻的地方工作,也要念念想著怎樣做才能對國君、國家有好處。范仲淹這一份真心感動了幾百年后明朝的海瑞,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所以真誠之心是超越時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