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知識普及
像贊,一是先祖肖像,二是贊語,圖像加贊語稱之為像贊,一般配置在各姓氏宗譜的卷首,現代稱之為人物簡介。宋代以后,中國家譜以“尊祖、敬宗、收族”為編修宗旨,將本家族祖先的肖像置于家譜的前面位置,一是對祖先的尊重,二是將家族優秀人物置于卷首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
不過像贊介紹的是家族先祖遺公,撰寫像贊者,大都是當代或后世的名人、學者。像贊主要依據題詞者本人的思想、立場而定,并不一定都能做到遣詞公允、恰如其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字里行間中都會充滿敬仰和崇敬之情。
家譜中的祖先圖像,少則幾幅,多的達數十幅,大體分三類:
一是本家譜的始祖、始遷祖。
以中國第一大姓王姓為例,王姓主要出自周靈王太子晉,太子晉后裔在秦漢時一分為太原、瑯琊二望,于是不少王氏家譜首列的祖先圖像就是周靈王、太子晉、瑯邪王等?!叮ㄕ憬疥帲┣懊吠跏献谧V》首列“太祖周宣靈王像”;《(江西婺源)檀嶺王氏宗譜》則首列“周靈王太子晉公像”,其贊語為“仙骨太子,肇姓王氏。乘鶴吹笙,飛升天市”。又如《(安徽祁門)方氏宗譜》,以姜姓炎帝神農氏九世的帝榆罔之太子雷為得姓始祖,其家譜首卷即列“方氏得姓始祖太子雷公像”。《(福建浦城)渤海西吳宗譜》稱宋代吳龍(字起云)為遷浦城始祖,圖像標為“宋由浙遷浦始祖尚義冠帶起云公遺像”,標題將吳龍在什么時間(宋代)、什么地點(由浙江遷浦城)、家族中地位(始遷祖)均一一標明。

二是五服之內近世先祖。
宋代以后祭祖禮儀,一是祭本家族的始祖、始遷祖,一是祭五服之內的高、曾、祖、禰四代祖先。與此適應,家譜中的圖像,除始祖、始遷祖外,大量的是近世先祖。如光緒十年(1884)王亨添編纂的《(浙江)剡北靈芝鄉王氏續修宗譜》中的圖像,五服之內的祖先圖像共30幅,最早的是錫字輩的“錫能公遺像”,生年為清乾隆七年(1742),元字輩圖像3幅,亨字輩圖像12幅,利字輩圖像11幅,貞字輩圖像3幅,其中最近一幅貞字輩圖像為“貞燦公喜容”,生年為清同治元年(1862)。如果說,始祖、始遷祖的圖像是帶有想象成分的話,那五服之內近世先祖的圖像則比較逼真,因五服之內祖先的音容笑貌及服飾,繪圖之人是可能見到或聽人描述過的。當浙江剡北靈芝鄉王氏族人祭祖時,仰望這些祖先圖像,必定會大大加深對這些祖先的印象,從而增強靈芝鄉王氏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本族名人。
始祖、始遷祖與近世先祖之間,往往間隔數百年,乃至上千年,不可能將中間的歷代祖先一一繪成圖像,于是各家族就選擇期間的名人,尤其德、爵、功、文著稱者加以繪圖。《(江蘇昆山)砂山王氏宗譜》序言中,概述該族自魏晉迄清光緒年間,計有1500年歷史,其中唐代祖先僅選擇著名文人王勃一人繪成圖像,標題為“唐朝散郎子安公像”。道光十三年包夢奎等修《(江蘇鎮江)潤州包氏族譜》,刊有宋代包公圖像,題“禮部尚書包孝肅公像”。清光緒十八年史晉纂修《(浙江)蕭山史系宗譜》,刊有第49世祖先史可法圖像,標“明東閣大學士諱可法像”。

上述圖像旁一般都有數十字的贊語,對圖像主人的相貌、業績、功德等,畫龍點睛地予以頌揚。此類贊語大多為后世子孫所為。如清同治八年方金聲等修《(安徽祁門)方氏宗譜》,其中圖像“清登仕郎本教公像”贊語:“品詣端莊,孝友傳家,巍然人表,名重金華”,就由該族裔孫國進撰寫;另一幅圖像“清登仕郎兆嶙公像”贊語:“省身克己,忠恕待人,德征仁壽,俗美化純”,則由其侄孫、即該家譜纂修者金聲撰寫。不過也有不少家譜中的圖像贊語是當時的名人所書寫的,其中級別最高的當屬皇帝的贊語。如《(浙江上虞)虞邑西鄉呂氏宗譜》就刊有宋代名相呂蒙正像,其旁就是皇帝的贊語:“敕贊先相許國文穆公呂蒙正:度量寬宏,學問充實。校藝居先,奏名第一。大政早參,中書三人。相業推隆,為今良弼”。
各家譜祖先圖像的贊語,也有不少是歷代名臣、名相所書寫的,如《(浙江紹興)紹邑邵氏宗譜》中,第一幅紹平圖像“秦東陵諱平宗衡仁公像”,其贊語為漢長沙太傅賈誼題,贊曰:“秦以虎視,漢以龍興。封侯作相,寵錫頻膺。晚作布衣,種瓜東陵。綿綿五色,澤及云仍。”《(浙江上虞)古虞宋氏宗譜》刊有宋宏圖像“漢宜平侯宏公之像”,其贊語則是宋代尚書左仆射門下侍郎司馬光題,贊曰:“學大而博,積厚而誠。尤資輔翼,社稷之臣。威容德器,群僚莫能。中興人物,分其首稱。”

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其理學思想曾對南宋以后的家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不少家譜祖先圖像的贊語題為朱熹所寫。如《(浙江紹興)紹邑邵氏宗譜》中邵乘圖像“晉散騎將軍諱乘字元盛公像”,為“宋晦庵朱熹題”,贊曰:“奮武揚威,義昭金石。實維有功,標名赫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日有御侮,千古馳名。”
文天祥曾在《劉氏族譜》圖譜和像贊中,寫過兩則跋,其中一則這樣寫道:“世以譜傳,而不能以像傳。能并以傳者,必先人勛業燦于當時,道德鳴于斯世,乃能留其像。凡儀容雖盛而不久者,以無譜故也。”文天祥在跋中,十分強調了“必先人勛業燦于當時,道德鳴于斯世”,才能在宗譜中留其像、立其傳,才可傳千百世而不朽。由此可見,像贊是對一個人生前優秀事跡的匯總,更是家譜重要組成部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