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
門神是很應用很廣泛的民間藝術,它在人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人們出于佑護安全,避災趨祥的需要,因此創造出了守護家庭的“門神”。中國門神畫來源于上古時期它的主題是驅惡迎祥,保佑太平。
門神曾和灶王、土地、龍王、財神一道成為“五圣”之一。

在門神的選擇上,人們選擇眾人推崇、具有守護作用的形象作為門神。扮演門神的最初是天神,神荼郁壘,從漢代開始門神是勇士,如尉遲恭秦叔寶,后來從民間故事傳說中選擇人物,比如鐘馗。但一定是官方和百姓都認可的人物才能上門神。
在性別的選擇上,因為門神的最初功用是為了守護安全,所以人們在選擇門神人物是多選擇男性形象。能降妖伏魔神荼、郁壘,能捉鬼的鐘馗。后來出現的英雄人物也是男性,比如李逵武松后來是關公張飛趙云。門神的塑造體現了人們的一種英雄情結。人們把自己喜歡的英雄門神,表現自己對英雄的崇敬和愛戴。很多地方英雄門神家家有,反映出民間對英雄的崇拜。最初扮演的英雄都為男性,這既緣于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社會為男性更多地提供了成為英雄的機會,也緣于傳統文化中男性崇拜的觀念延習。
但門神不排斥女性。比如門神周公和桃花女中的桃花女。門神故事中的桃花女能耐無比,能救人性命,因此也被列為門神。到清代有了女英雄做門神的情況。清代是在制度觀念文化更復雜的社會。一方面,“清朝對待婦女守節的要求,達到了以往歷朝歷代都未達到的極端程度(《中國歷史中的婦女與性別》杜芳琴王政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另一方面,由于明清時期商品意識的增強“婦女在生產勞動中的地位已經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同上)門第婚和等級制婚受到沖擊,再加上人口的增長與流動,為兩性關系及婦女地位的相對提高起了奠基作用。因此清代,民間出現了許多女性主角的藝術。門神中的女英雄出現僅是一例。門神女英雄主要有劉金定梁紅玉穆桂英等。“女將作門神者,如開封朱仙鎮門畫中的劉金定,四川綿竹門畫中的穆桂英,四川夾江門畫中的秦良玉”(〈中國民間門神藝術史話〉王樹村百花文藝出版社)。有關穆桂英大戰穆柯寨穆桂英聚沙為米,穆桂英大擺迷魂鎮的民間傳說家喻戶曉。人們把這些戰場上的英雄請來做門神,顯然表達出了對女英雄的崇拜和尊敬。

歷史上有許多頗具風采的女英雄。但是,在重男輕女的時代,限制了女英雄的出現也限制了女英雄的宣傳。門神中大量出現女英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反映出了一種新氣象。表明民間為女性提供新的舞臺,這對于女性對于民間藝術來說都是別具意義。
門神中出現女英雄,擴大了對女性的表現領域,讓女性從邊緣走向主流,展現成為社會主角的女性,顯示出她們的社會價值。這無疑提升了民間藝術的思想境界,因此,它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后來,門神擴大了題材,表達更廣范的生活領域,比如有了祈福求子報喜的內容。門神中增加了普通女性,作品如《蓮生九子》〈喜報三元〉《童子撫琴》《麒麟送子》《蓮笙貴子》《童子進寶》《生財添丁》等。女性在門神中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
參考書《中國民俗史話》郭立誠百花文藝出版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