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得到,就必須先舍去
生命是一個單一的過程,就像一個人走在單行道上,沒有回頭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走,直到盡頭。在這條路上,如果想要看左邊的青山綠水,就感受不到右邊的鳥語花香;想感受右邊的鳥語花香,就要放棄左邊的青山綠水。這就是人生,想要得到,就必須先舍去。
一個村子的后山中,住著許多猴子。這些猴子經常到農戶家中偷吃米,村民們十分生氣,卻因為猴子太狡猾,捉不到它們。
這天,一個人夜宿在這個村子里,聽說了猴子總是到村里偷米的事情,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幫助村民們抓猴子。首先,每家都準備一個透明玻璃瓶,并在瓶中裝上米,然后把瓶子掛在自家門前的樹上。
第二天一早,村民打開房門,看到家家戶戶的門前,幾乎都有一只猴子。猴子看到人出來了,著急跑,卻好像被什么東西牽住了四肢。仔細一看,原來是猴子的爪子還在瓶子里抓著米,因為不愿意松開爪子,所以爪子被卡在瓶口間,出不來了。
其實,只要猴子松開爪子,就能夠逃走,但是它們舍不得丟下已經抓到的米,所以被村民抓住。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想著占便宜。天下之人都想要占便宜,如果你占的便宜多了,就會成為他人的眼中釘。世間人常為追名逐利而忙碌不休,就是因為做不到舍得。其實,錢財乃身外之物,不要到死時才明白:錢財從來沒有真正屬于過自己,遲早都要放棄。
如果看開了,就會發現,舍得舍得,既有舍又有得,只是人們過分關注了舍,忽略了所得。
一個老人在乘坐火車時,一只新買的皮鞋不小心掉到了窗外,車上的人無不為之惋惜。沒想到這位老人連忙脫下另外一只鞋子,從窗口扔了出去,這讓車上的人都迷惑了。難道這個老人因為丟失了鞋子而氣傻了嗎?
老人面對眾多張疑惑的面孔,笑著說:“一只鞋子對我而言沒有什么用途了,但是撿到第一只鞋子的人,再撿到另外一只,對他而言就是得到了一雙新鞋子。”一車人立刻對老人敬佩萬分。
這就是舍棄的境界,不會為自己丟失東西而懊惱。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懂得“舍得”之道的人。他們的舍得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地舍棄,有選擇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