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話好聽,真話難得
- 01- 人性最大的弱點,是不愛聽真話
莎士比亞說,一個人寧愿聽一百句美麗的謊言,也不愿聽一句直白的真話。
這話一點也不假。
記得以前跟前男友分手時,我問他:“你還愛我嗎?”
他遲疑了好一會,才說:“我不想騙你,不愛了。”
這話一鉆進耳朵,就好像有千萬只螞蟻在心里爬啊爬,太難受了。
有時候,赤裸裸的真話,就像一把鋒利的刀,能將人的心捅得千瘡百孔。
就像魯迅在《野草·立論》里講過的這個故事:
一戶人家生了一個小男孩,全家都高興極了,滿月的時候,主人將孩子抱到客人面前。
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發財的,他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當官的,他收到幾句恭維話;
一個人又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得到一頓痛打。
說要死是真話,也是必然;說做官,便是說謊。
但人們寧愿聽假話,也不要聽真話,這便是人性最大的弱點。
因為假話好聽,讓人心里服帖;
假話順耳,不會把人給得罪。
還記得那個流傳盛廣的寓言故事嗎?
謊言跟真實在河邊洗澡,謊言先洗好了穿上真實的衣服離開了,真實卻不肯穿謊言的衣服。
后來,在人們眼里,只有穿著真實衣服的謊言,卻很難接受赤裸裸的真實。
- 02- 假話好聽,真話難得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
一個皇帝喜歡穿新衣服,結果卻請來了兩個騙子。
他們騙皇帝說,制成的衣服漂亮無比,凡是愚笨的人都看不見。
大臣和民眾害怕被人說愚笨,全不敢說真話。
只有一個小孩,天真無邪地說了一句:“看哪,這個人沒穿衣服。”
時隔多年,回頭再看這個故事,才發現其中的深意。
真話,是這個時代不易獲得的奢侈品。
假話好聽,人人都會說;
真話傷人,人人都選擇閉口不言。
人人都有一張嘴,但未必人人都會對你說實話。
《戰國策》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鄒忌身高八尺,神采煥發容貌俊美。
一日清晨,他穿戴打扮,看著鏡子問妻子:“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誰更俊美?”
妻子說:“您俊美得很,徐公難能跟您比。”
徐公是齊國出了名的美男子,鄒忌不自信,又去問了到家拜訪的客人,結果客人也是一樣的回答。
翌日,徐公來家里做客,鄒忌細細打量他,才頓悟:自己是真比不上人家。
“妻子說我俊美,是偏愛我;客人說我俊美,是有求于我啊!”
假話好聽,真話難得。
回看一下你身邊,敢對你說真話的又有幾個呢?
明明是不好看的衣服,對方卻說:“不錯啊,很好看,非常適合你!”
明明是很奇怪的妝容,對方卻說:“這是今年很流行的妝容啊,你很懂。”
明明是你做得不好,對方卻說:“這不是你的錯。”
不管是出于善意,還是出于某種目的,生活中敢于對你說真話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
而一個從不對你說真話的人,每天都讓你活在虛構的謊言中,無法認清自己。
- 03- 敢對你說真話的人,才是真正在乎你的人
真話不好聽,不順耳,大多數人都不愛聽。
尤其是被別人突然指出缺點和不足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心中不快,無法接受,甚至是打從心里討厭說實話的人,更談不上反思和改變了。
但,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有時候,是需要聽真話的。
好聽的假話,蠱惑人心;難聽的真話,方能讓人警醒。
當有一天你身邊再也沒有人說真話的時候,你以為你真的就沒有缺點了嗎?
不是的,你只是變成一個聾子,而那些關心你卻被你討厭的人,都變成了啞巴。
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真誠勸告,費勁口舌;
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直言不諱,指點錯誤;
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毫不保留,如實相告。
就像你去買一件衣服,挑了一件不適合的衣服,真正關心你的人,一定會在你買之前告訴你,這件衣服不適合你,你不應該買下來。
常言道,人生得一二知己已是幸事,若得結交諍友則屬三生有幸。
什么是諍友?
《說文解字》解釋說:“諍者,止也,止其失也。”
意思就是說,敢于直言,勸阻你過失的朋友。
宋朝詩人張詠做湘東太守時,有一次在家作詩,靈光乍現,寫下一句“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閑煞老尚書”,寫下之后就出去了。
碰巧溧陽知縣蕭楚才來訪,看到墨跡未干的詩作,提筆將“恨”字改為“幸”。張詠回來后心生不悅,認為這一改動違背了自己的本意。
蕭楚才當即批評到:“當今小人當道、奸佞橫行,大人位高權重、功勛卓著,已成眾矢之的,你居然說恨太平,恐怕會招來殺身之禍。”
張詠聽后大悟,從此兩人成為至交。
相識滿天下,難得是諍友啊!
交諍友,就好像得到一面鏡子,可正人生。
一個能經常給自己忠告,指出自己不足的人,一定是最關心、最珍惜、最希望你能夠有所發展、有所作為的人。
甜言蜜語好聽,但并不靠譜,忠言警句難聽,但發自真心。
- 04- 敢于聽真話,才有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要敢于聽真話!
當別人當面指出你的缺陷,先別急著反駁,也別急著憤怒。
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并虛心接受,做出改變,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原一平的故事?
1930年,原一平還是一個事業屢屢碰壁、窮困潦倒的保險公司推銷員,他拖欠了房東7個月的房租,被迫在公園的長凳睡了兩個多月。
盡管他每天拼命地工作,但收入少得可憐,為了省錢,他不吃午餐、不搭電車。
有一天,他來到一家叫“村云別院”的寺院推薦保險,一見到高僧,他便開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起畢生所學的保險知識,極力勸說高僧投保。
等他說完,高僧平靜地對他說:“聽完你的介紹,絲毫沒有引起我投保的興趣。”
原一平大受打擊,甚至覺得很羞恥。
高僧注視他良久,又接著說:
“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么前途可言了。”
高僧的話猶如當頭棒喝,把原一平敲醒了。
從寺院回去后,原一平決定改變自己。
他開始每月一次,每次請5個同事或是投了保的客戶吃飯,甚至不惜典當自己的衣物,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你個性太急躁了,沉不住氣。”
“你脾氣不好,常常自以為是,你應該要多聽聽別人的建議。”
“待人處事,你太現實,太自私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有真誠才能維持長久。”……
原一平一邊聽,一邊把逆耳之言記了下來,隨時拿出來反省。
每一次“批評會”,他感覺都有種剝了一層皮的感覺,他把自己身上的劣根性一點點剝落了下來。
后來他還總結出含義不同的39種笑容,分別賦予要表達的心情和意義,每天對照著鏡子,一遍遍練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1939年,原一平的保險銷售業績榮膺全國之最,并從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國銷售第一的好成績,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練出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往往都是從敢于聽真話開始的!
只有敢于聽真話的人,才不會被糖衣炮彈和甜言蜜語所蒙蔽;
只有敢于聽真話的人,才敢于直視自己的缺陷,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只有敢于聽真話的人,才敢于接受別人的批評,蛻變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贊美之詞,這本無可厚非。
但千萬也別忘記了,別人的真誠的批評,有時候比贊揚更可貴,因為那是能夠改變我們自己的鏡子。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愿你珍惜,敢于對你說真話,敢于指出你錯誤的人!
因為在乎,才不會隱瞞;因為看重,才會如實相告。
愿你銘記,敢批評你的人,是永遠的貴人;會勸告你的人,是永遠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