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訓子侄
作者介紹
傅山(1606-1684年)字青主,明末山西陽曲(今太原市)人,杰出的愛國者、學者、思想家、醫師、工書善畫。明亡后出家為道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已七十多歲,清廷令役夫從山西抬著他送北京應博學鴻詞試,到離城三十里時,他以死拒不入城,被放回。著有《霜紅龕全集》。
眉、仁素日讀書,吾每嫌其駑鈍,無超越兼人之敏。間觀人有子弟讀書者,復駑鈍于爾眉、仁,吾乃復少恕爾。兩兒以中上之資,尚可與言讀書者。此時正是精神健旺之會,當不得不專心致志三四年。記吾當二十上下時,讀《文選》“京”、“都”諸賦,先辨字,再點讀三四,上口則略能成誦矣。戊辰會試卷出,先兄子由先生為我點定五十三篇。吾與西席馬生較記性,日能多少。馬生亦自負高資,窮日之力,四五篇耳。吾櫛沐畢誦起,至早飯成喚食,則五十三篇上口不爽一字。馬生驚異嘆服如神。自后凡書無論古今,皆不經吾一目。然如此能記,時亦不過六七年耳。出三十則減五六,四十則減去八九,隨看隨忘,如隔世事矣。自恨以彼資性,不曾閉門十年讀經史,致令著述之志不能暢快。值今變亂,購書無復力量,間遇之,涉獵之耳。兼以憂抑倉皇,蒿目世變,強顏俯首,為蠹魚終此天年?;鸩匮骝v,又恨咕嗶大壞人筋骨。彎強躍馬,嗚呼已矣!或勸我著述,著述須一幅堅貞雄邁心力,始克縱橫。我庾開府蕭瑟極矣!雖曰虞卿以窮愁著書,然虞卿之愁可以著書解者,我之愁,郭瑀之愁也,著述無時亦無地。或有遺編殘句,后之人誤以劉因輩賢我,我目幾時瞑也!
爾輩努力自愛其資,讀書尚友,以待筆性老成、見識堅定之時,成吾著述之志不難也。除經書外,《史記》、《漢書》、《戰國策》、《左傳》、《國語》、《管子》、騷、賦,皆須細讀。其余任其性之所喜者,略之而已。廿一史,吾已嘗言之矣:金、遼、元三史列之載記,不得作正史讀也。 ——節選《霜紅龕集》
【譯文】
眉、仁兩兒平時讀書,我經常嫌他們駑鈍,沒有超越別人的智慧。有時觀察別人家中的子弟,比眉、仁兩兒更加駑劣,我心里才稍微有了點安慰。眉、仁兩兒資質屬中上,還可以和你們講求學讀書之事。你們這時正是精神健旺的時候,當不得不專心致志讀書三四年。我在二十歲上下時,讀《文選》上東漢張衡的《二京》,西晉左思的《三都》等賦,先辨別字,再點讀三四次,上口就粗略能記誦。戊辰考進士的會試卷出來后,先兄子由先生為我點定五十三篇,我和家里請的馬先生比較記憶力,馬先生很自負,一天才記下四五篇,我從早晨洗漱完畢開始誦讀,到家中喊吃早飯,五十三篇背誦起來,一字不差,馬先生大為驚異,嘆服如神。以后無論古今圖書,都一看即能記住,但這樣能記,不過六七年。三十歲以后就減去十之五六,四十歲以后則減去十之八九,隨看隨忘,如隔了一個世界。自恨在那樣的好記性時,不曾關起門來讀十年經書史籍,以致不能順利完成著述的志愿。現在時局變亂,再無力量買書,即有書也只能翻看一下,加以心情憂郁,時間匆促,極目世變,不過對人強顏歡笑,俯首順從,像書中蠹魚一樣了此一生,火藏而焰騰。又恨記誦過度壞人筋骨,而彎弓躍馬,早已過時。有人勸我著述,而著述須有堅貞豪雄邁進的心力,我像從南朝入北朝的庾信一樣,蕭瑟極了。雖然虞卿以窮愁著書,然而虞卿的愁可以通過著書消釋,而我的愁像東晉時的郭瑀在北地一樣,著述無時機亦無地點?;蛴惺>帤埦洌购笕苏`把我看做在元代以學行著稱的劉因一樣稱贊我,我的眼睛幾時能閉上?。?br/>
你們要愛惜自己的資質,讀書取友,等到筆性老成、見識堅定之時,完成我的著述之志就不難了。除經書外,《史記》、《漢書》、《戰國策》、《左傳》、《國語》、《管子》、騷、賦,都要細讀,其余則根據自已的愛好,略讀即可。二十一史,我曾經說過:金、遼、元三史屬載記性質,不得作正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