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古人如何畫萬里長江?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8-08-30 15:25:21編輯:wuxing 當前位置:首頁 > 書畫 手機閱讀
古人如何畫萬里長江?

玉梅

2018年08月30日09:2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古人如何畫萬里長江?


  長江萬里圖(中國畫·局部) 翁萬戈摹(傳)元代王蒙


  長江萬里圖(中國畫·局部) 沈周(明代)


  長江萬里圖(中國畫·局部) 王翚(清代)

  【知識鏈接】

  清初“四王”之一王翚的《長江萬里圖》,是諸多傳世“長江圖”中一幅經典佳作。近日,收藏家、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先生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了這幅跟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舊藏,畫作同時在波士頓美術館展出。這幅作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長達16米的山水畫卷,再一次呈現在公眾面前。畫面大致可分為十一段,表現了長江沿途兩岸景色。

  古代畫家受交通條件等限制,基本無法實現遍走長江,那么他們是如何畫出《長江萬里圖》的?

  翁萬戈在其新作《萊溪居讀王翚〈長江萬里圖〉》中這樣解釋道:“中國元、明、清山水畫中,除有個別性的園林外,基本上并不寫實,王翚的《長江萬里圖》,大部分可以說是‘神游’,主要的地理根據在前人圖畫、文字敘述及個人部分的想象。”

  古代畫家受認識所限,所畫《長江萬里圖》大都自四川省開始,一路向東,涉及南北岸風光景色。翁萬戈提到,明代沈周雖好游,但多在太湖區的蘇州(故鄉)、無錫及常熟等地,南不過杭州,北不過揚州,西不過南京,所以他的《長江萬里圖》與王翚此卷同屬于“神游”。

  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元代畫家王蒙的《長江萬里圖》,與王翚畫作比較,可發現情節大致相同。最值得注意之處為全畫最后一段,大江流過無數碎石廣灘,到了北岸有山、有港、有城,南岸有低坡小港之處江面架起一座長橋,由約二十舢船做底,上鋪木板組成。王翚畫中,對此特點十分注意,將此橋畫成全部木制,有板有墩,且有曲折,直通北岸的棧道,適合山川的氣派。沈周《長江萬里圖》最后部分,石灘后也有這座大橋,為十八艘平底船并排組成。以實際地理來看,這可能是灘多流急的西陵峽,極險的崆嶺灘中,暗礁特多,有個稱為“大珠”的石梁,把江分為南北兩漕,今已炸除。翁萬戈考證提出:“王蒙是否以傳聞加以想象,畫出這項大工程,沈周因之,而王翚更加以正式布置成為大江上最后的人工建設?”

  中國古代畫家講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清代畫家石濤曾云“搜盡奇峰打草稿”?,F在,交通條件的提高使得人們可以游覽到每一處河道港口、峰林山谷,自是另一種不同的心境和創作手段了。
(責編:魯婧、王鶴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書畫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