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為什么動不動老上火?
火從哪里來?
“上火”在中醫里頭叫做“陽不歸位”,字面意思比較好理解,就是陽氣的運行沒有做到“該放的時候放,該收的時候收。”
「一氣周流圖」
要想知道為什么會“上火”,就要先理解陽氣“左升右降”的運行規律,這個是跟太陽的升降息息相關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養生的關鍵就是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順應太陽升降的變化。如果陽氣升得太快,或者降得太慢,導致陰陽不平衡、陽盛陰衰等情況,那身體中的“火”自然而來。
「脾胃為軸,脾升胃降」

從《一氣周流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出,脾和胃這2個臟器在人體的中間,就像一個車輪的軸一樣,所謂“脾主升,胃主降”。
如果脾胃功能欠佳,這個軸“運轉不暢”——該吸收的營養運不上去,該排放的垃圾降不下去,那就會產生很多的健康問題。
01 辯清“虛火實火”,切勿錯誤“滅火”
看舌苔的方法來鑒別:
○ 虛火
舌苔不會很黃很紅,厚度適中。比如說大便秘結、便秘。
○ 實火
舌尖發紅,舌苔厚膩發黃。比如說大便干結,想但是又“太干太硬”不出來......
「虛實會相互轉化」
例如,我們脾胃不好的時候,最初可能表現出來的是虛像,但這時我們又管不住嘴,吃了很多的煎炸油膩食物,體內的“虛火”就可能會“堆積化實”變為“實火”。
此外,像“吃寒涼水果降火”“喝涼茶降火”“吃清熱解毒藥降火”“使用激素或抗生素降火”等等,這些方法也都是不科學的。
02 科學“滅火”—— 引火湯

熟地90克:黏黏的熟地,有“土伏火”的說法,猶如從上往下用土來蓋住火。
巴戟天40克:用鹽炒過的巴戟天,有很好的補腎作用,同時也有“引火”“引陽氣”的功效,可以把“火氣”下引,藏于腎,從而轉化排出。
天冬、麥冬各30克:養陰,讓陽氣在“回歸”的時候有地方呆著,對癥“陰虛火旺”的問題。
茯苓25克:祛濕,幫助排出腎臟中“多余的”“惡性的”水分,給陽氣提供通道。
五味子5克:味酸,有“收斂”陽氣、引陽氣下行之效。
「對嚴重上火有奇效」
這味藥方口味酸中帶甜,甜里回甘,喝了之后有效幫助引火下行、排便。
輕度上火
烏梅冰糖水

簡單、便宜、易操作、口感好的烏梅冰糖水,對于有一點點上火或輕度發熱的朋友來說,是一款很好的飲品。
一般用 45 ~ 60 克烏梅,加適量的水煲40分鐘左右就可以調味飲用了。
「酸大過甜,效果佳」
「酸大過甜,效果佳」
在調味的時候,要注意別因為怕酸就放太多冰糖,否則導致甜味過重,反而會減弱這款茶飲的效果。
「烏梅,要去藥店購買」
“顏帥”還提醒各位小伙伴,不要到超市、商場去買那種零食的烏梅,此外選購烏梅的時候盡量選擇顏色偏黑、干燥、酸味濃的。
烏梅的個頭越大,皮越皺,所煲出來的茶飲效果越好。
「糖友,可用炙甘草代替冰糖」
擔心會高血糖的話,可以放點炙甘草,它的甜味也能有效中和烏梅的酸味。
而脾胃功能差的朋友,在炙甘草(約30克)的基礎上還可以再加少量的陳皮,在“滅火”的同時還能起到保護脾胃的功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簡單、便宜、易操作、口感好的烏梅冰糖水,對于有一點點上火或輕度發熱的朋友來說,是一款很好的飲品。
一般用 45 ~ 60 克烏梅,加適量的水煲40分鐘左右就可以調味飲用了。
「酸大過甜,效果佳」
在調味的時候,要注意別因為怕酸就放太多冰糖,否則導致甜味過重,反而會減弱這款茶飲的效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