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二的和尚為什么摸不著頭腦?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比喻弄不明情況,搞不清底細。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長的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句歇后語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丈二的和尚為什么會摸不著頭腦嗎?聽古典君為你娓娓道來。
我們常說事出有因,自然這句話也是來源于一段古代傳說。
故事發生在古老的蘇州西園寺,這里有座迷宮式的“八卦”羅漢堂。這座羅漢堂結構嚴謹,建筑奇特,總能引來游人駐足贊嘆。據說,這座羅漢堂是由當時一個身材高大的和尚設計建造的,但人們都不知道他的法號,便根據他的身材特點叫他“丈二和尚”。
在施工建堂的時候,匠人們都迷迷糊糊的,因為“丈二和尚”并沒有把圖樣畫出 來,而且連施工計劃都沒有告訴大家。“丈二和尚”只是胸有成竹地像個工頭一樣領著工人們干活,他邊干邊指揮,干到哪里就要別人跟到哪里。
一個“八卦”式的建筑,左拐,右扭,東彎,西曲,把瓦木工人們都弄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因此,人們都說,摸不著“丈二和尚”的頭腦。也就是說,弄不清他是怎么想的。
就這樣,人們只能稀里糊涂地跟在“丈二和尚”后面干,臨到竣工的時候,大家伙仔細一看,才明白這些日子都干了些什么:一座造型優美,布局合理,玲瓏剔透的八卦羅漢堂此時就展現在眾人的面前。
人們都嘖嘖稱贊,沒有一個不佩服“丈二和尚”本領高強。自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句話就慢慢傳開了,成了我們普遍運用的一句歇后語。
但在我們不知道這個典故的時候,總會疑惑為什么丈二的和尚會摸不著頭腦?這里容易產生誤解,原因在于這是一句沒有主語的歇后語。到底是丈二的和尚摸自己的頭腦還是我們摸和尚的頭腦?
不難發現其實再高的人都能夠得著自己的腦袋,所以只能是我們摸和尚的腦袋這種情況才是合理的。而且這句話的原義就是一丈二尺高的金剛(雕像),我們摸不著他的頭腦(腦袋) 。那丈二的和尚有多高?
古代的尺度比較小,一尺相當于現在的25厘米,一丈是2.5米,丈二就是3米。七尺就是1.75米,八尺就是2米了。
古人的身高最高也不過是七尺男兒或八尺之軀,這樣說來,就算是八尺的人,伸開胳膊加上三尺也就是丈一2.75米,要摸丈二3米高的一個和尚的腦袋也摸不著,就別說普通人的身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