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小雪
“太行初雪帶寒風,一路凋零下贛中。
菊萎東籬梅暗動,方知大地轉陽升。”
今年小雪的時間是:
2018年11月22日農歷戊戌年
十月十五 星期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十月中,
雨下而為寒氣所薄,
故凝而為雪。
小者未盛之辭。”
小雪節氣,冷空氣南下
出現大范圍的大風和降溫
此時的雨水將要滴落
卻被寒氣侵入
于是凝固變成雪降落下來
此時雪量較小,往往夜凍晝化
故稱作小雪
小雪的到來
往往預示著嚴冬的深入
片片飄落的曼妙雪花
也蘊含著對人們耐力的考驗
扛得住寒氣的逼人
才能在生活里穩步前行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由于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瑞雪兆豐年”
農諺道:“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
這里有三層意思,一是小雪落雪,來年雨水均勻,無大旱澇;二是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三是積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
小雪·民俗
腌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
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養生
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一般得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雪節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郁癥。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宜吃的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
氣虛者的補法
所謂氣虛即氣不夠用,動則氣喘、體倦、懶言、常自汗出、面色眺白、舌淡白、脈虛弱無力。氣虛之人可選用人參進補。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可大補元氣。人參若切成飲片,可補益身體,防御疾病,增強肌體抗病能力。
血虛者的補法
所謂血虛,即是營養人體的物質不足,不能發揮濡養人體的作用,表現為不耐勞作、面色無華、蒼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脈細。血虛體質者當選龍眼肉進補。
小雪
無懼寒冬,有心就暖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小雪初降的日子里
最愛溫一壺清酒
約三五好友歡聚一堂
閑聊家常,共賞雪落
與歲月溫情相擁
用真心溫暖寒冬
人生愜意之事
莫過于此
小雪時節
別忘了給家人打一通電話
囑咐他們多添衣裳
也別忘了給自己倒一杯熱茶
照顧好自己
才能顧得了他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