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敗,父母要教會孩子這4件事,讓孩子“輸得起”!
現在很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想辦法給孩子做好的教育資源,讓孩子體驗最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有的教育還需要父母親自引導。比如說,面對失敗的挫折教育,更是父母教育的重中之重。不能正確對待成敗,會讓孩子難以承受挫折與失敗,抗壓能力不堪一擊。因此如何讓孩子''輸得起''?這4個方法,父母一定要知道!
1、教會孩子心胸豁達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是嚴格,孩子稍微做的不好,就會引來父母的埋怨,比如:這次考得比上次還差,怎么學的;人家欺負你,你不會還手呀;你看看你,買東西也不知道砍價。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壓力越來越大,心里更是越來越堵得慌。因此父母要教會孩子心胸豁達,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輸得起”!
2、體驗失敗的機會
現在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開心,無論做什么事情總是刻意的讓著孩子,總是讓孩子贏,這就導致了孩子習慣了“贏”,不知道什么叫做輸。其實父母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要讓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這樣才會讓孩子的心更加的堅定,更加的“輸得起”!
3、會說“沒關系”
當有的孩子遇到問題解決不了,或者總是總是失敗的時候,父母要學會說“沒關系”,因為失敗并不“丟臉”,我們可以從失敗中學會很多東西,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輸不可怕,“站不起來”才可怕。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更加有信心,下次會做得更好!
4、接納孩子
有的孩子在做一件事失敗的時候,父母都會在一邊埋怨指責孩子:這么簡單事情都做不好?你太笨了!之類的。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討厭自己,不肯定自己。因此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在孩子沮喪,痛苦的時候,成為孩子最值得相信的依靠,這樣孩子才會走的更遠!
不知道你們都這樣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