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趙望云:《雪天馱運圖》賞析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8-08-23 09:45:15編輯:wuxing 當前位置:首頁 > 書畫 手機閱讀
趙望云:《雪天馱運圖》賞析

發稿時間:2018-08-23 09:06:00 來源: 美術報


  雪天馱運圖(國畫) 161.5×90厘米 一九五四年 趙望云 中國美術館藏

  原標題:趙望云:《雪天馱運圖》賞析

  從古至今,新疆都是串聯起中國與印度、希臘及阿拉伯等國文化交流的彩帶,同時其自身獨特的民族風情也一直令藝術家們心馳神往。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愛國藝術青年走向了大西北,新疆的風土地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隨之躍然紙上。這些藝術家不僅成了新疆風情寫生的先行者、拓荒者,筆下所繪也無不展現了新疆的大美、奇美對其心弦的觸動。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疆的建設與人民的生活面貌更是成為了藝術家筆下共同表現的主題。這當中,趙望云于1954年創作的《雪天馱運圖》就是一幅生動的典型畫作。此作集中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民豐收后的喜悅之情,尤其是那天山腳下行進的驢群馱著的豐碩果實,儼然是一幅新時代的生活寫照。

  《雪天馱運圖》畫面的總體氛圍是十分愉悅的,人物的諧和與歡暢構成了整幅作品的主旋律。其中的引人入勝之處還可從題材選擇、巧妙構思與質樸表現這三個方面得見。其一,題材選擇。眾所周知,新疆和平解放前人民生活貧苦不堪,一些地方更是糧荒不斷,這種情況在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后得到了極大改善。此時新疆人民的生活面貌是怎樣的,趙望云從一個側面做出了回答。在《雪天馱運圖》里,作者并未著意選擇刻畫維吾爾族人民歡天喜地的大場面,而是抓住了“馱運”這一集中代表他們交通運輸的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其中,毛驢馱著的豐收果實也與此前維吾爾族人民的貧苦生活形成鮮明對比,譜寫了一首新生活的風情贊歌。其二,構思巧妙。想要表現出雪天馱運時的喜悅之情,是有難度的。為此,趙望云在畫面處理上以大片空白襯托出雪景,人物則被放置在近景著力刻畫。同時又以洗練的筆墨繪出毛驢行進的動態,而“之”字形馱運隊伍的參差安排,也為畫面增添了幾分動感。這樣,盡管表現的是勁風凜冽的雪天,卻沒有給人以荒寒蕭索之感,反而顯示了新疆地域的遼闊,也與前景人物的開朗心情相呼應。其三,質樸表現。質樸是趙望云作品慣有的特點之一,這主要體現在畫中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與其中所透露出的真情實感上。畫面所題“根據新疆憶寫”一語道出創作來源于他切身實地的觀察和感受。但相較于20世紀40年代帶有速寫式風格的新疆之作,《雪天馱運圖》中的筆墨顯得更為豐富,這也與他此前的深入研究有關。在這幅作品里,完全看不到傳統技法與新時代題材之間的不協調,也沒有落入古人窠臼及雷同境地,反而滿是對歌頌新生活的真情流露。這多方面的特點使得該作在當時收獲了一致好評,并先后于1954年參加“西北地區第二屆美術作品展覽會”,1955年3月參加“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還被《新觀察》、蘇聯《造型藝術》等雜志刊登發表。

  就創作者趙望云來說,他在青年時期其實就已下定決心要以中國畫形式描繪社會現實和人生。其早年作品大都著重描寫農村景物、勞動人民的生活,可以說是舊社會窮苦農民的代言人。特別是在對社會黑暗的抨擊、百姓困苦和日寇侵辱的現實揭露上,有著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心。他同時也是較早將目光投向大西北的人,在上世紀40年代,正是因為被西北的人文氣象與獨特的自然景色所吸引,趙望云最終選擇了在西安定居。從這時期開始到上世紀60年代,趙望云曾先后5次赴河西走廊、祁連山寫生。他與新疆地區結緣是在1948年。在這一年中,他曾花費3個月時間完成了近50幅描繪當地少數民族生活的作品,交由天山學會出版,并由中蘇文化協會主辦舉行了“趙望云畫展”。在反映塞外風光和邊疆面貌上,趙望云算得上是一位開路先鋒,他的這種努力與實踐深刻地影響了其學生黃胄、方濟眾、徐庶之。這當中,黃胄更是七赴新疆,以新疆特有的美造就了自身的藝術風格。

  事實上,這幅《雪天馱運圖》除了反映維吾爾族人民真實的歡愉生活之外,也見證了趙望云藝術創作轉向的開始。這一時期,受苦受難的生活場面不再出現,所描繪對象的神情也都洋溢著喜悅與幸福??梢哉f,他的成長道路及其對于中國畫的實踐選擇始終與時代密不可分。而今天,當我們回首中國現代美術發展時,趙望云那淳厚質樸的風格,具有強烈現實感和時代感的題材,以及鮮明的民族特色無疑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

責任編輯:熊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書畫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