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五個原則,讓你越來越有福氣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使你對世間的諸多事情改變看法,
讓你少一些怨天尤人和一味索取。
過分求福,適以速禍;安分速禍,將自得福。躲避災禍是人類的本性,每個人都想找到求福的辦法。其實災禍不能逃避,必須面對,把禍患解決掉,福氣自然就來。
追求福氣欲速則不達,萬不可為了爭名奪利鋌而走險,福氣未至,禍已近身。
鬼谷子曾說,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人的心中時常有各種念頭產生,一旦發現心生欲望的念頭,就要警醒自己回到理性的道路。
欲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當面錯過。如果能夠及時糾正錯誤的欲望,就是把禍患變為福氣,萬萬不可錯過這樣的時機。
大道理都明白,小情緒難自控,控制自己,說易行難,必須磨練自己的意志力,才能凡事三思、謹慎決策,時刻保持理性的狀態。沒什么能夠毀滅你,唯有瘋狂;沒什么能夠成就你,唯有理性。
福氣,指人生享福的運氣。事事都能做到知足就是福氣,常言道:知足常樂!萬事都要看開想開,人生在事,說長不長,說短其實真的很短,不要去跟人比較物質上的生活,精神上的滿足比物質的滿足更讓人充實。
有福氣的人,做事都遵循著五個原則,所以人生順利。
1 受人之辱,不動于色
受到別人侮辱,臉色毫不改變。
受人之侮,并不是不知不覺,而是覺察、覺知,把對方的企圖、手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甘心情愿,歡喜承受,這是智慧;而能不形于言,不動于色,這是德行,是涵養,是胸襟。
成功者,都有大氣量,宰相肚里能撐船。氣量在于容納自然之道,容納自然規律就能興旺,容納知識就能聰慧,容納諫言就能曉事明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2 施人之恩,不記于心
給人的恩德,不要記在心上,時時提醒。
幫助別人,是自己善良使然,是為了讓自己快樂。事事求回報,就忘記了初衷。做點好事是每個人都應當做的事,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惦記在心里。
如果做好事是為了人的回報,那就是投資行為,本質就變了。
3 察人之過,不揚于眾
每個人都好面子,一點小過錯就到處數落別人,不僅讓別人沒面子,自己的涵養也會表露無遺。
有涵養的人,發現別人的過錯,從來都是私下里提醒。犯錯者聞過立改,也能感激你,兩全其美。
有涵養的人,更是從來不在背后說人壞話。靜坐獨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自己問題尚且不能全然解決,有什么理由去指責他人呢?
背后不說人是非的一個好處是,不惹是非。另一個好處是,你在別人眼里是個干凈的人。 干凈的另一層意思是:你讓人放心。
在一個兩面三刀的世界,最賞心悅目的事就是:你是干凈的人,也處處遇到干凈的人。
4 覺人之詐,不忿于言
能成大器的人,從來喜怒不形于色,別人算計他,他也能屏氣凝神,冷靜思考對策,一招反制。有智者說,適度隱藏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是智慧的體現。
如何將“喜形于色”變通為“不動聲色”,如何將淺薄、簡單,練就為胸有成竹,學會隱藏情緒是必須做到的第一步。不但在得意時不能忘形,憤怒時也需要學會控制情緒。
5 受人之惠,不忘于情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對于幫助過自己的人,要懂得感恩,對于別人的幫助,要記在心里,通過機會對別人表示感謝。通過感恩傳遞社會的溫暖,使得助人為樂的精神得到發揚,不至于因為沒有任何回應而使人們變得麻木。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的東西斤斤計較。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你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才會有一種健康的心態。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使你對世間的諸多事情改變看法,讓你少一些怨天尤人和一味索取。
〔聲明:本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小編,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