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老子“無心”,莊子“游心”,王陽明“不外于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8-08-16 15:30:22編輯:wuxing 當前位置:首頁 > 智慧人生 手機閱讀
老子“無心”,莊子“游心”,王陽明“不外于吾心”



  老子:無心

  老子說:“圣人常無心。”

  老子所說的“圣人”和孔子所說的“圣人”不同。老子說的“圣人”是得“道”之人,孔子說的“圣人”是具備仁義禮智信之人。

  “無心”是“無為而為”“順其自然”的心態,遵循客觀規律,懂得平衡。

  古人有詩云:“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我們未必能達到圣人境界,但是如果我們的生活能像行云流水一樣逍遙自在,沒有名枷利鎖的束縛,不自我設限封閉,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該有多么灑脫美好!

  人生若能經常“無心”,反倒心中就富有了。蘇東坡有詩云,“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人只有祛除心中對自我的偏執,以單純寧靜的心,才能感受到天下萬物的“無盡藏”和人生的豐富多彩,那就是“鐵樹開花遍界春”的境界了。


  莊子:游心

  莊子有“乘物以游心”“游心于淡”“游心于物之初”“游心于無窮”等等說法。

  莊子的“游心”即是“神游”,是在精神世界中進行無限的漫游和逍遙,是不受外物約束的,在精神世界中達到的一種“隨心所欲”的境界。

  從客觀外在世界來說,人受到的限制無所不在,人被各種命運所左右和控制,或來自社會,或來自自然,或來自人自身,可以說“人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因此,人要在客觀世界中擺脫來自各方面對自身行動和行為的限制,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中卻可以達到對一切限制的克服和解脫,可以從容游戲,可以無拘無束。

  這種“游心”不是“胡思亂想”“逃避現實”,更不是“精神勝利法”,而是讓自我真正回到精神的家園,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王陽明:不外于吾心

  王陽明說:“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王陽明的“心學”是以“心”為宇宙人生的本體,“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每個人認識的世界,就是心靈體驗的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感知的范圍就是我們存在的世界。

  既然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那么不管身處什么時代、什么地點,都沒有人能代替我們看顧自己的內心。我們應該懂得堅持自我,跟隨內心,葆有良知。

  只有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才會顯露出來,然而心一旦被外部的紛擾抓住,就會動蕩不安,所以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一個人如果用心誠意,天下就沒有難事。因為心外無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智慧人生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