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改掉用喉嚨唱歌的毛病?
現在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K歌,很多人一開口就知道會不會唱歌,那么,什么又叫做會唱歌呢?會唱歌的人,絕對不是所謂的跟著旋律哼哼就行,當然音準是最基本的了。會唱歌的人,不是扯著嗓子唱歌,而是學會用丹田唱歌,學會運用氣息唱歌,學會把歌曲唱到腔體里,下面就來看看怎么才能改掉我們用嗓子唱歌的壞毛病吧!
一、學會胸腹式聯合呼吸
對于沒有學過歌唱的人來講,通常呼吸是比較淺的,而且一般是用胸腔呼吸,我們能感覺呼吸時胸腔有明顯的起伏。每次跑完步以后就會感覺特別的明顯,氣喘吁吁,就能明顯感覺氣息在胸腔起伏,所以經常跑步能夠鍛煉我們的肺活量,可以訓練我們的氣息。想要自己改掉胸腔呼吸的習慣,需要我們生活中就時常注意用腹式呼吸,習慣之后就能靈活運用于歌唱之中,經常練習仰臥起坐也可以鍛煉我們的氣息。
二、要學會打開喉嚨唱歌
學唱歌的人一定要學會打開喉嚨唱歌,因為打開喉嚨是為了給聲道留位置,讓聲音更好地唱出來,還可以穩定我們的喉頭,更能打開我們的共鳴腔體,增加我們的共鳴效果。那么,唱出來的聲音就更加有感染力,音色也就更加飽滿,同時還能加強音量,讓你學會不用太大力氣也能唱的很大聲。當然,打開喉嚨不等于張大嘴唱,而是要我們打開內腔,軟腭要抬起來,而不是外面嘴張有多大。
所謂的改變歌唱意識就是改變自己唱高音時只顧往上喊的意識。唱高音很多人潛意識中會覺得音很高,難唱,所以就會用盡全力去唱,最后的結果是音沒唱上去,嗓子也啞了,力氣白費了,其實越唱高音,整個身體就越應該放松,由一種往上唱的感覺改變為往下唱,音越高氣息越往下沉,讓氣息與音高形成一種對抗,氣息一定要拉住,不能放松。因為唱高音時聲門會閉合越緊,要找到丹田的一個支點。因為氣不足的時候,下意識就會用喉嚨唱歌,所以氣息一定要飽滿。
怎么樣,是不是很簡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