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十年限塑令,還需加把勁!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8-08-01 18:55:02編輯:wuxing 當前位置:首頁 > 記錄分享 手機閱讀
十年限塑令,還需加把勁!
 
發布時間: 2018-07-30 10:06:41   |  來源: 中國環境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活動現場展示的塑料袋調研樣品

活動現場,環保志愿者分享自己的塑料袋替代心得。

  十年限塑令,

  還需加把勁!

  人們習慣稱《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為“限塑令”,至2018年6月1日,其施行了整整10年。

  走過10年,“限塑令”究竟成效幾何?就在不久前,長期關注垃圾問題的社會組織零廢棄聯盟在北京發布了《限塑令十周年——商家執行情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整體而言,線下零售場所執行“限塑令”的情況不容樂觀,不合規塑料袋占比78%;除大型超市和全國連鎖便利店外,塑料袋收費制度形同虛設。同時,外賣商家和網絡平臺基本沒有使用合規塑料袋。

  調研:僅3.7%的店鋪完全合規,替代塑料膜用量大不容忽視

  “限塑令”是我國對單一品類塑料垃圾——便攜式塑料購物袋(簡稱“塑料袋”)實施管理的專項政策。實施初期,限塑令對于規范商家的塑料袋生產使用,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引導公眾減少使用塑料袋,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2013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限塑令”實施以來的主要成效》顯示,從2008年到2013年,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 3以上,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使用量累計減少了670億個,累計減少塑料消耗100萬噸。

  在實施10年后的今天,為摸清限塑令在各地的執行情況,零廢棄聯盟聯合了全國9個市區縣的社會組織及志愿者,開展了針對線下商品零售場所、外賣網購平臺及線上線下塑料袋專賣商的調研。

  零廢棄聯盟秘書長田倩介紹說,此次調研主要圍繞塑料袋的合規性、塑料袋的收費問題及違規塑料袋銷售等內容展開。

  通過對北京、深圳、江西樂平、四川榮縣、安徽阜陽三合鎮9地1101家線下商品零售場所進行取樣,有979家門店都提供塑料購物袋。

  統計顯示,這979個門店中,使用不合規塑料袋的店鋪高達78%;而僅89家即9.1%的門店能做到塑料袋合規且實行收費。同時做到塑料袋標識合規、厚度達標、收費3項,且明碼標價和列入消費憑證的,只有36家,僅占3.7%。

  田倩指出,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在塑料袋標識、厚度、收費3項中,收費的執行情況最差,只達到17%的收費率,且主要集中在大型超市和全國連鎖便利店,其他類型門店的收費率僅一成左右。

  “有45%的大型超市提供其他塑料膜,”田倩說,諸如平口袋、封口袋、保鮮膜等,它們并不在“限塑令”的范圍里,所以是免費的。這意味著,塑料垃圾其實并未減少,很多時候是被其他塑料膜替代了。

  這并不符合限塑令制定的初衷,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網購:源頭無法控制且監管難

  互聯網+外賣是限塑令實行后才強勢崛起的行業,也是執行中的灰色地帶,是否納入限塑令其實并不明確。

  此次報告對外賣商家和外賣平臺進行了初步調研,在23個使用塑料袋的外賣商家中,有高達96%的外賣商家使用的是不合規塑料袋,主要問題是塑料袋標識不完整,且沒有一個商家明確顯示塑料袋收費并納入消費憑證。

  田倩指出,如果它已被列入限塑令范圍,那么外賣行業的執行情況堪憂。

  盡管網購平臺中,使用便攜式塑料購物袋的情況比較少,但不可忽視的是,快遞包裝中使用的塑料制品更多。因此,零廢棄聯盟也呼吁,限塑令應該隨著社會發展而作出改變,擴大限塑的范圍和種類。

  違規塑料袋使用泛濫的一大原因在于銷售塑料袋的源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在對線上銷售塑料袋平臺的調研中發現,接近80%的塑料袋專賣商公開售賣無標識或厚度不達標的違規塑料袋;線下塑料袋專賣店出售違規塑料袋也很普遍。

  “盡管這些商戶明顯違反了‘限塑令’和《產品質量法》《塑料購物袋的環保、安全和標識通用技術要求》等條例,但我們向線上銷售平臺進行舉報時,平臺給出的回復卻是‘違反國家標準舉報不成立’。”

  田倩表示,線上舉報渠道并不完善,很多電商平臺上的店鋪為批發零售鋪,找不到注冊信息,因而也不能有效利用工商總局的線上舉報系統,對此他們將采取進一步行動。

  解局:升級限塑令,實行精細化管理

  記者走訪了北京市的一些大型超市發現,很多中老年人都自帶無紡布購物袋和小推車。但相比正規超市,農貿市場和路邊攤的塑料袋使用情況依然普遍,商販為了招攬生意,塑料袋大多是免費提供的,“有償使用”的規定幾乎成了一紙空文,甚至“超薄”的不合規塑料袋也是“司空見慣”了。

  不合格、不合規的塑料袋除了帶來環保問題,其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出席報告分享會的天津綠鄰居公益組織負責人安旭認為,達標的塑料袋因為可追溯,安全監管政府部門能夠“管得到”。現在的問題是,大量不達標塑料袋是私自生產的,不在監管體系內,本身到底是什么材質來源無從考證。

  “這些塑料袋目前在集貿市場和生活中大部分是用于食品包裝,它們對食品有什么樣的危害無法預知,這種影響是最大的。”

  基于此次的調研報告,零廢棄聯盟提出了他們的解決之道。

  零廢棄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指出,針對調研中看到的執行監管難等問題,他們建議,應將“限塑令”升級為行政法規,實行精細化管理,采取更嚴厲的罰則。

  在生產、銷售、使用環節,要全面杜絕違規塑料袋,質檢工商等執法部門應加強生產、線上線下銷售、使用違規塑料袋的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不合規塑料袋。

  對于收費方式,零廢棄聯盟建議改在生產環節收費,提高塑料袋的價格,將塑料袋列為環境保護稅的應稅污染物。

  “ 是時候重新厘清‘限塑令’的目標,全面考慮對其他塑料膜類包裝的限制,鼓勵在可重復使用上進行創新。”根據調研結果,外賣行業也應列入限塑令管制范圍,外賣平臺應該對外賣塑料袋的合規性負責,且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監督。

  面對下一個10年,塑料污染的問題更為突出,挑戰也更大。零廢棄聯盟建議,今后“限塑令”不能僅著眼于塑料袋,而應變成針對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一攬子政策,同時也要避免將所謂的“可降解塑料”作為解決方案,政府、民間可以攜手,摸索出類似菜籃子這樣可重復使用的提攜方式,推動減塑行動。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塑料垃圾減量的目標。”謝新源如是說。

  在報告分享會現場,零廢棄聯盟和上海愛芬環保共同發起“你好,菜籃子——2018百萬減塑行動”計劃,針對菜市場、超市購物大量使用塑料袋的問題,召集1萬個家庭/個人挑戰減少100個塑料袋,鼓勵人們使用菜籃子、布袋子等作為替代品,降低對塑料袋的依賴,養成更環保的生活習慣。

  來自愛芬環保的馬曉璐介紹說,他們從2016年開始推出菜籃子減塑行動,最先動員的人群是參與環保活動的社區中老年志愿者。他們有意識地設計了30天挑戰賽,每天都有拍照記錄,以促進參與者養成使用習慣。

  “我們建了微信群,鼓勵參與者拍照,大家都在群里曬一曬菜籃子的使用情況。在總結會上,大家進行成果分享,把照片、記錄表收集起來做統計,看看30天節約了多少個塑料袋,并進行減塑達人的表彰。”

  馬曉璐說,他們還設計了菜籃子時裝秀,請平常跳廣場舞的阿姨們,穿著漂亮,帶著菜籃子做開場秀,吸引了參與者的眼球。

  2016~2017年愛芬環保在60個社區進行推廣,包括大型啟動儀式和小規模的培訓會。參與總數近1000戶,減少塑料袋量約4.7萬個。

  一方聲音

  可降解或只是虛假解決方案

  零廢棄聯盟的“垃圾達人”毛達認為,“可降解塑料袋”并非解決塑料袋污染的“靈丹妙藥”,從本質上說它仍然是一次性包裝,會產生大量廢棄。

  由于我國目前缺乏明確標準,市面上很多可降解包裝只是部分降解,剩下的部分碎片化反而會造成更大問題。

  如在回收利用方面,如果市場上同時存在傳統塑料、不可降解的塑料和可降解的塑料,會對目前的回收利用產生極大的沖擊。如果可降解需要堆肥設施,那么與現在的垃圾處理又是兩條路徑。

  毛達認為,即使基礎設施有了,也同樣存在著混亂問題,如在源頭分類時,公眾無法準確投放,而城市又缺少單獨的回收處理體系,可降解袋實際上得不到降解。

  另外,有一些可降解塑料號稱回歸土壤,或進入到一般環境就能夠降解,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是一般土壤中還是自然水體中,可降解的速度都非常緩慢。

  不考慮并實際去解決這些問題,“可降解塑料”就只是虛假的解決方案。

  行動:放下塑料袋,拿起菜籃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記錄分享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