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笑,十年少”這是真的嗎?
2018-08-30 07:05 來源: 新華網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多笑真的能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嗎?
笑是情緒的一種外在表現,而情緒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從這個角度說,即使在不快樂時,微笑能夠帶來喜悅,也有助于提升情緒。心理學的情緒理論認為,生理體驗能“激活”心理感覺。也就是說,人不只因快樂而微笑,反過來,還能因微笑而變得快樂。笑容表達心情愉快和一些滿足感,對于心理狀態有正面影響,養成每天微笑的習慣,會讓愉悅、滿足的感覺伴隨你,在潛移默化中改善不良情緒。

笑不僅能表達感情,還有很多其它好處。一次開懷大笑,就相當于一次適度的體育鍛煉。首先,大笑是一種有氧運動,大笑一百次達到的鍛煉效果相當于騎15分鐘自行車。在笑的過程中,面部、頸部、胸部、背部、腹部、肩部以及四肢的肌肉、關節、韌帶都發生了一次有益的活動。不僅如此,在你大笑時,可以使內臟器官發生振動,起到按摩作用,加快肺的進氣、呼氣和肌肉的放松、收縮;肺的換氣量也會增加,吸進更多的氧氣,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還能加快心臟的跳動,使心率加速,輸入更多的血液為大腦供氧。
大笑治療法你聽過嗎?在1995年,印度內科醫生買丹·卡塔利亞首創了大笑治療法,它通過控制呼吸,并配合大笑有利于健康。現代人的生活被高壓力、快節奏所充斥,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笑。因此,我們更需要通過大笑去舒緩壓力、減少孤獨感,并增強自信。
當然,笑也得悠著點,大笑引發氣胸的情況在生活中也時有發生。自發性氣胸,在中青年人群最常見,尤其是瘦高體形青年。由于瘦高體形青年發育時生長較快,肺泡彈性相對較差,大笑不止或者其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肺泡內壓過高而發生破裂,氣體溢出肺組織跑進胸腔,從而引起氣胸。
另外,笑和哭是一對分不開的搭檔,但哭通常會被認為是情感脆弱、意志不堅強的表現。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哭和笑一樣,都對人體健康有益處。哭泣可以將因悲傷而產生的皮質激素和催乳素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隨眼淚排出體外。所以,在悲傷的時候,不妨痛痛快快地哭一場,比獨自生悶氣、把悲傷埋在心里,要輕松很多。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作者: 方圓 [責任編輯: 李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