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腰痛,鄉下一種常見“野草”,10天趕走腰疼,萬人驗證!
我們總以為:腰腿疼、腰間盤突出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 但事實并非如此,人從直立行走開始,腰椎承受的壓力增大,腰痛就伴隨而來。坐姿不正確、穿高跟鞋、開車等, 都會引起腰痛。你是不是坐了一整天,感覺腰酸背痛、脖子酸痛呢?你是不是在寒冷冬季,感覺四肢發涼呢?你是否覺得你的腰好像壞了,站不能站,坐不能坐。沒錯,您得腰間盤突出了!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工作效率和正常生活,那腰椎間盤突出癥該怎么辦呢?

腰間盤突出主要特征:
1、腰痛:由于纖維環外層及后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
3、下肢麻木多與疼痛伴發:少數患者可表現為單純麻木,有少數患者自覺下肢發冷、發涼。
4、中央型主要見于中央型髓核脫出癥:可出現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性功能障礙。
5、向前滑脫(肥胖的人)后腰凹陷,腰痛:腰肌勞損主要癥狀——腰部酸痛,日間勞累加重,休息后可減輕,日積月累,可使肌纖維變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疤痕或纖維索條或粘連,遺留長期慢性腰背痛。

腰間盤突出的誘發因素:
1.年齡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好發年齡在30-50歲,平均手術年齡在40歲,因此退變可能是其重要因素。
2.身高與性別:有人認為身材過高也會易發腰突癥,而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5倍。
3.增加腹壓:臨床上有約1/3的病人在發病前有明確的增加腹壓的因素,如劇烈的咳嗽、噴嚏、屏氣、用力排便等。使腹壓增高,破壞了椎節與椎管之間的平衡狀態。
4.不良體位:人在完成各種工作時,需要不斷更換各種體位以緩解腰部壓力,如長期處于某一體位不變,即可導致局部的累積性損傷。特別是長期處于不良姿勢更容易誘發本病。
5.職業因素:重體力勞動者發病率最高,白領勞動者最低。汽車駕駛員由于長期處于顛簸和振動狀態,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大且反復變化,也易誘發椎間盤突出。
6.受寒受濕:寒冷或潮濕可引起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使椎間盤的壓力增加,可能造成退變的椎間盤破裂。

一棵蔥、兩片姜,讓你遠離疼痛
具體方法:準備粗鹽二至三斤,姜三至五兩,大蔥白一棵。姜切片,蔥白切成蔥花備用,將粗鹽放入鍋內炒至咯吧響時,將姜片和蔥花倒入,鹽姜蔥同時攪拌幾下后馬上關火,再將其倒入時先準備好的棉布口袋里(化纖布料會被灼壞),放于患者所需熱敷的部位。剛開始太熱,熱敷部位要多墊幾層干凈毛巾,避免燙傷。隨著溫度的下降,可將毛巾逐漸撤掉,以患者能忍受為宜。大約半個小時左右為一次,每日一次二次均可。粗鹽可多次反復使用,姜、蔥白,可用二至三次。(姜、蔥白,干焦了便需更新。)
原理:鹽、姜、蔥熱敷之所以能治病,是利用其熱能和鹽的解毒涼血消炎殺菌,驅風散寒,姜的溫里散寒及蔥的開關通竅等性能,能過局部皮膚滲透,使藥力直達病灶,通過局部的驅風散寒活血化瘀來疏通相應的臟腑及全身經絡,使體內氣血暢達,恢復其陰陽平衡,從而解除疾病。

關于護腰
1、改正不良勞動習慣與姿勢,可大大減少腰間盤突出的發病率;
2、加強肌肉鍛煉,強壯有力的腰背部肌肉可以防止腰部軟組織損傷,減輕腰椎負荷("小燕飛"是訓練腰肌的誤區,即俯臥/趴著、腰背部用力使身體兩頭翹起。);
3、平時注意保護腰部,如果因為外傷的原因腰部癥狀明顯,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或者反復損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