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吧唧嘴可能大腦異常
子曰: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不講話不發聲自古便是一種傳統禮儀,但很多人吃飯時就是喜歡吧唧嘴,十分惱人。英國的一項新研究對此給出了解釋稱,吃飯時經常發出聲音,并不是說這個人沒教養,而是他們的大腦與正常人不一樣。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蘇克賓德·庫馬爾博士及其研究小組招募了兩組志愿者,一組在生活中經常被指責吃飯時會吧唧嘴,發生很大聲響,一組則不。研究人員對他們分別進行大腦掃描,結果發現,吃飯經常吧唧嘴的人,他們的大腦前額葉部位至少會出現一處異常。
該研究稱,雖然這一異常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是吃飯經常發出聲響不僅會對他人造成困擾,也會影響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研究人員建議,這部分人坐下來吃飯時,盡量選擇安靜環境,摘掉耳機、調低電視的聲音,只關注自己發出的聲響,有助于改掉這一不良習慣。安靜吃飯還有助于控制體重,美國楊百翰大學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此前研究發現,如果能在吃東西時安安靜靜,只傾聽自己發出的細微聲音,可以極大地影響吃下的食物總量,控制熱量攝入。(金也)
(責任編輯 :支艷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