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人生三道坎
《醒世恒言》曾在第一卷開頭便指出“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坎坷,甚至有時候會落迫到“鳳凰不如雞”的地步,這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找到問題所在,進而突破困境。
《增廣賢文》又名《古今賢文》,顧名思義,以古時之例,洞察今日之事,在這本書中,曾提到人生三道坎,若能過去,則未來一馬平川!
一、少說多看,察言觀色
《增廣賢文》上記載:“是非只為多開口。”
惹是生非,大多是因為話多閑不住。
古人也曾說:“覆水難收,”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永遠(yuǎn)無收回的可能性,說話前一定要再三思量!
《史記·陳涉世家》曾記載:陳勝少時,曾對伙伴承諾“茍富貴,勿相忘”,多年后,陳勝反秦稱王,一呼百應(yīng),當(dāng)年的伙伴因此來投靠陳勝。
伙伴來到陳勝府外,多次高呼陳勝小名,見到陳勝后,又逢人便說陳勝年輕丑事,陳勝惱怒之下,將伙伴處死。
老子說:“勿多言,多言多敗!”《易經(jīng)》中也提到過:“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話,看似輕巧,但若不經(jīng)思量,不會察言觀色,多說的下場只會給自己帶來災(zāi)禍。
言語多,毫不顧忌,不會察言觀色,此為人生第一道坎。
二、切忌動怒,學(xué)會忍耐
《增廣賢文》上記載:“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忍之一字,上為刀,下為心,即便是有割心之痛,成大事者也不能動怒。
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時,曾與司馬懿對峙百日,期間諸葛亮多次挑戰(zhàn),司馬懿拒不應(yīng)戰(zhàn),諸葛亮無奈之下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衣物,但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不予理會,數(shù)日之后,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軍不戰(zhàn)而勝。
此戰(zhàn)之后,司馬懿獲得空前聲望,逐漸掌握魏國大權(quán),為晉朝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試想,若司馬懿忍耐不了,應(yīng)戰(zhàn)落入諸葛亮圈套,其最終結(jié)果定會大打折扣。
荀子曾言:“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無論何時,切記不能因為一些事情,就輕易被情緒所左右,能忍住自己的情緒,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處世之道。
輕易動怒,不會忍耐,心胸狹窄,此為人生第二道坎。
三、貪婪索取,被欲望控制
《增廣賢文》上記載:“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知道滿足的人會很快樂,因為他們不會被欲望所玷污,也不會被欲望所驅(qū)使;做事情時,不能因為欲望而做絕,凡事要留有余地,這樣就不會受到欲望造所成的恥辱。
欲望何來?恥辱為何會出現(xiàn)?
皆因知足二字。
老子曾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句話就是說的就是人的滿足之心,一個人一旦不知足,變得貪婪,只知道一味索取,那么離災(zāi)禍不遠(yuǎn)了,《紅樓夢》中有一幅著名對聯(lián):“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看似暗指賈家,又何嘗不是給我們一個警惕?
在欲望的驅(qū)使下,明知道前面是深淵地獄,但自己依舊奮不顧身的去做,不肯停下來,直到深陷黑暗,被欲望所控制,悔之晚矣。
正如《道德經(jīng)》所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若不能及時克制欲望,何止是“費”“亡”那么簡單?
貪婪索取,不知收斂,被欲望驅(qū)使,此乃人生第三道坎。
人生煩事無數(shù), 耐得住就是晴天。
身處黑暗,面臨挫折,勿要垂頭喪氣。
穩(wěn)定心態(tài),找出原因,前方便是晴天。
請謹(jǐn)記《增廣賢文》所說的“言、怒、欲”三道坎,勇敢的邁過去,未來之路一馬平川。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及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