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經典老話:不聽老人言,必有恓惶淚
1、不聽老人言,必有恓惶淚
恓惶:悲苦傷心。指老年人的話,是實踐經驗之談,后輩不聽取,必然會落得個悲苦傷心,悔恨無及。
2、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自古以來的賢圣之人,也都是大氣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之事,越能心靜如水,沉著應對。靜氣源之于定力。
3、不圖今年筍,但圖來年竹
筍:竹的幼苗,可作菜食。比喻凡事不應只圖眼前的近利,要從長遠利益著眼。
4、不圖三分利,不起早五更
五更:天色未明的時刻。舊指人不是為了生活,為了謀利,誰也不肯起早睡晚,辛勤苦干。
5、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一時”、“退一步”往往使人們留下更廣闊的天地,以應對更復雜的局面。教育人們不必太計較個人得失,盡量做到“與人為善”。

6、不為良相,當為良醫
良相:為民造福的好宰相。指一心為民謀福的人,應有宏偉的志愿:當不上好宰相,定要當個好醫生。
7、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意思是學習就像是船只逆水而行,不用力劃漿或用力過小,船不但不會前進,反而會倒退。說明學習貴在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間的交往是淡然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如甜酒。君子間的交往雖然平淡,卻會在你困難的時候如親人般伸手援助,而小人之間的交往雖然甘甜,但會在你需要幫助時,與你絕交。
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10、不圖鍋巴吃,不在鍋邊轉
比喻不是為了某種利益的驅動,就不會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