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廷詔
賈廷詔,世出殷實的農商之家,祖籍徐溝東高白村。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乾隆丙辰科鄉試武解元,乾隆壬戍科會試武狀元。官累至御前侍衛、萊州府撫標中軍參將。
徐溝賈家,先為農戶,后廣積田畝,漸為本村富戶。在廷詔之父賈宗清手上,經商販運,家資日豐,遂在清源(今縣治)城中開設車馬棧房,兼運兼營。此時的賈氏家族,人丁旺盛,廷詔一輩便兄弟四人,他行排最末。據村中父老言傳,賈廷詔從小身材魁梧,膂力過人,酷愛武術,勤勞好動。年僅13,便隨父到城中自家開的棧店賦役打雜,送往迎來,由于手腳麻利,待人熱情,頗得過客喜歡。工余之暇,廷詔舉石鎖、滾磨盤、舞刀弄棒、騰翻跳躍,雖無路數,卻苦練不輟。武功沒學下多少,身體卻練得極棒。
也是機緣湊巧,某日,湖廣武舉白某途經清源鎮,投宿賈家棧鋪,眼見廷詔筋骨強健,肉厚皮實,有練家一副好身板;又見其苦練頗勤,不畏摔打,只是來去無方。遂趁閑嗑問,是否想學武術。賈氏父子一聽,大喜,經詢,方知白某因故被革職,丟了功名,浪跡江湖,無所事事。自此,廷詔拜在白氏門下,以其為師,步入武學之門。在白的親授下,廷詔學藝勤奮,刻苦,功隨時進,出落得一身好武藝。斗轉星移,七八年眨眼而逝,年方22歲的賈廷詔在乾隆登臨大寶的那一年,參加了全省武生鄉試。人來馬去,劣汰優勝,廷詔竟然力克參試眾武生,名列武舉第一,奪得丙辰科武解元之名。
獲山西行省武舉解元的賈廷詔,在此后七年間,學練更加勤奮,武藝日有增進,并對兵家必讀的武備諸書也深研細讀,排兵布陣,成竹于胸。乾隆七年(1742年),他以武解元身份赴京會試,爭取武進士。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壬戍科武舉會試中,賈廷詔勝券在握,高中進士,并在殿試中勇奪魁首,經弘歷帝欽點,榮膺武狀元,授頭等御前侍衛銜,官階三品,專司紫禁城神武門。天有不測風云,乾隆十一年(1746年)盛夏,在職四年的廷詔,因酷暑難耐,在當值某日的中午,解襟脫衣開懷酣睡。正巧乾隆帝在吏部大員陪同下經神武門外出,過神武門時,只聽鼾聲如雷,無所顧忌。遂問:“何人如此?”并探頭而視,見狀一笑而去。按清律,在皇帝面前赤身露體,乃為欺君之罪。皇帝雖未曾追究,內務府卻不能等閑視之,便根據例律,將賈廷詔由京貶往山東萊州府(今山東掖縣),充任綠營兵撫標中軍參將。
到職后,廷詔接受作京官時教訓,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嚴于治軍,所帶兵丁紀律嚴明,作戰英勇,多次擊敗流賊海盜,飽受督撫嘉獎。在此任上,廷詔還抽憩撰出《三韜六略之解》、《孫子兵法淺釋》等行武書要,為訓教兵丁所習。乾隆三十年(1765年),弘歷帝南巡返京蒞魯,賈廷詔赴濟南保駕,恰逢皇后富察氏途中病故,停柩德州。依例,皇后薨,百官須素服致哀。但廷詔由萊州奔濟,率軍前往,未及更換官服內套紅衣,只外著素服,豈知被親隨太監窺見,遂以萬兩白銀要挾。廷詔猝不及防,一時難以籌措,婉言推托。太監見要挾不成,遂惡人先告狀,面陳于乾隆。喪后之痛的乾隆聞奏大怒,當即傳旨嚴辦。廷詔自知,所犯不敬,已一而二,罪難逃死,即吞金自盡,自戕于任上。一位天下聞名的武狀元、中軍參將,竟死于非命,草了一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