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在瓷器上的愛情
原標題:鐫刻在瓷器上的愛情
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人物。中國帝王史上的風流人物,要數宋徽宗趙佶名氣最大。
一生沉迷在書畫之中,不愛江山愛丹青的宋徽宗,在美人面前,且先不論在小說或演繹中世人皆知的他與李師師如何,今天說一下徽宗與他的一位愛妃——劉貴妃的愛情故事及與他們相關的瓷器。

宋徽宗
宋朝是我國歷史上文化與藝術成就最輝煌的朝代,無論是書法繪畫、詞賦還是瓷藝,均達到了高峰,獨步諸朝。宋徽宗本人,也是一位十足的藝術家,他的書法,獨創“瘦金體”,寫得側峰如蘭,屈鐵斷金,前無古人。

宋徽宗書法
宋代不光產生了"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另未列入名窯而不輸給名窯的還有磁州窯、龍泉窯、越窯、吉州窯、耀州窯、建窯、湖田窯等等,這些窯口的精品均稱得上中國的瓷魂。在眾多瓷窯當中,汝窯被公認為是最重要的瓷窯之一。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汝窯瓷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盤等為主。后人評價“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隱若蟹爪,底有芝麻細小掙針”,可見汝窯燒制的青瓷確有獨特魅力,被人們推舉為五窯之首。

北宋 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
某天,徽宗皇帝做了一個夢,夢到了雨過天晴。他對夢中見到的雨后天空的那種顏色非常喜歡,就給燒瓷工匠傳下旨意:“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徽宗的這道圣旨不知難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河南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籌,終于燒制出了“雨過天晴云破處”的這種顏色。

北宋 汝窯青瓷水仙盆
宋徽宗是十足的文人,在藝術上愛好幽玄蒼古之趣,這種所謂的文人趣味,也必然反映在工藝美術上。反映在宮廷士大夫所用瓷器上,講究的就是細潔凈潤、色調單純、趣味高雅,即追求韻味。這樣,以汝窯青瓷為代表的御用瓷器,于樸素之中隱含著人的心情意緒,充分體現出宋代上層社會用瓷推崇的是理性之美。
據歷史記載,劉貴妃是宋徽宗頗為喜愛的一位妃子,居住在北宋宮城德壽宮配殿奉華堂。 劉貴妃性好藝術,才色兼備深得徽宗寵愛。宋徽宗便把重要的書畫、瓷器等珍品藏于奉華堂,多以奉華堂印鈐之。作為宋徽宗親自指導設計的汝瓷,自然也離不開奉華堂了,而奉華堂中的汝瓷,也便有了它們特別的身份證“奉華款”。

奉華款汝瓷底部
惜劉貴妃死于風雨飄搖的北宋王朝即將覆滅的動蕩之際,僅得年三十四歲。不久,金人鐵騎直渡黃河而下,如《清明上河圖》中般繁華的汴京城被毀,宋徽宗、宋欽宗被俘,靖康之亂開始,南宋高宗南遷偏安于臨安,奉華堂也從此和汴京城一樣成為廢墟。僅僅燒制了二十余年的宮廷專用的汝瓷,也隨北宋一樣消失,成為了傳世最少的瓷器,今傳世作品不足百件。
幾百年后,清朝的乾隆皇帝成為了瘋狂的瓷器發燒友,在遺留下來的奉華款汝瓷底部,乾隆留下如此詩作:
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堅銅以鎖,底完而舊鐵余釘。
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
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億留停。

北宋 汝窯青瓷紙槌瓶(奉華銘)
這首詩的前面部分描寫這件汝瓷,最后一句“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億留停”,是說:被囚禁在五國城的宋徽宗,是否經常懷念當時在德壽宮、奉華堂那段美好的時光。詩中的五國是金代時期黑龍江的小鎮五國城,當年囚禁宋徽宗的地方。

北宋 汝窯青瓷紙槌瓶
歷史隨風而逝,象征北宋國運如雨過天青的汝瓷也未能如徽宗所期望的美好,唯有留下的奉華款汝瓷,走過千年風塵,向人們靜靜地展示著宋徽宗與劉貴妃的綿綿情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