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新知| 狗年說狗:10位文化名家?guī)阕哌M(jìn)狗的內(nèi)心世界
狗若愛你,就會永遠(yuǎn)愛你,不論你做了什么事,發(fā)生了什么事,經(jīng)歷了多少時光。
中國名家筆下的狗
張賢亮:《大話狗兒》
20多年前訪問北歐,頭一次出國,聽瑞典人說:你們中國人,父母妻子子女是一個家庭,在我們?nèi)鸬洌粋€人和他的狗也可組成家庭。他們把狗看作家庭成員之一,當(dāng)時頗感新鮮,回來后還寫了篇游記專談此事。確實,在“世味年來薄似紗”的社會,聽過老婆嫌丈夫無能、丈夫移情別戀而離婚的,聽過子女嫌家庭貧窮離家出走或是在同學(xué)面前羞于開口叫爸爸媽媽的,卻從來沒聽過哪家的狗,因為怨主人不喂它進(jìn)口狗糧而不辭而別。
“兒不嫌母丑”好像并不確切了,“狗不嫌家貧”倒成了“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真理。確實,狗、馬、牛、雞、羊等等,都是人類最早馴養(yǎng)的動物,但唯有狗會和人類建立家人般的感情。有偷馬、偷牛、偷雞、偷羊的賊,就沒有聽說有偷狗的。馬、牛、雞、羊偷來了如果不吃掉都可以再馴養(yǎng),但狗就不行,成年狗已經(jīng)和原主人有了牢不可破的親情,即使喂它進(jìn)口狗糧,它也要掙扎著跑回老家。狗比父母妻子還親,與狗結(jié)為家庭的牢固程度超過血緣關(guān)系,瑞典人比咱中國人看的透。
感悟:如今世事涼薄,人心易變,狗卻不減忠心與真誠。所以,喜歡狗的人才會越來越多了吧。

周建人:《講狗》
世界上各處的居人,除卻南海群島之外,都養(yǎng)狗,因為狗有各種用處。獵人必須養(yǎng)狗,它替他找尋野味,捕捉野獸。又因狗極警覺,獵人夜間如宿在帳篷里,有狗在旁,可以免除或減少被猛獸襲擊的危險。愛司基摩人叫狗拉雪車。有些地方的人又叫狗捉魚。它會把魚趕到淺灘上,從水里捉起它們來。遇到戰(zhàn)爭時,救護(hù)員常須帶狗,叫它去找尋傷兵,此外還有別種用途。狗的形狀并不怎樣美好,它的叫聲也并不佳妙,自從遠(yuǎn)古時代養(yǎng)下來,今日凡有人煙之處,幾乎無不養(yǎng)狗,可見大有原因了。
感悟:狗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已經(jīng)陪伴人們走過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凡是有人煙的地方,都有狗的身影。就像樹與藤蔓,相依相生。
老舍:《狗》
中國狗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憐最難看的狗。此處之“難看”并不指狗種而言,而是與“可憐”密切相關(guān)。無論狗的模樣身材如何,只要喂養(yǎng)得好,它便會長得肥肥胖胖的,看著順眼。中國人窮。人且吃不飽,狗就更提不到了。因此,中國狗最難看;不是因為它長得不體面,而是因為它骨瘦如柴,終年夾著尾巴。
每逢我看見被遺棄的小野狗在街上尋找糞吃,我便要落淚。我并非是愛作傷感的人,動不動就要哭一鼻子。我看見小狗的可憐,也就是感到人民的貧窮。民富而后貓狗肥。
中國人動不動就說:我們地大物博。那也就是說,我們不用著急呀,我們有的是東西,永遠(yuǎn)吃不完喝不盡哪!哼,請看看你們的狗吧!
狗雖那么摸不著吃,那么隨便就被人踢兩腳,打兩棍,可是它們還照舊替人們服務(wù)。盡管它們餓成皮包著骨,盡管它們剛被主人踹了兩腳,它們還是極忠誠地去盡看門守夜的責(zé)任,狗永遠(yuǎn)不嫌主人窮。這樣的動物理應(yīng)得到人們的贊美,而忠誠、義氣、安貧、勇敢等等好字眼都該歸之于狗。可是,我不曉得為什么中國人不分黑白,把漢奸與小人叫作走狗,倒仿佛狗是不忠誠不義氣的動物。我為狗喊冤叫屈!
感悟:民富而后貓狗肥。但在老舍的時代,人吃不飽,狗更是吃不飽的。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狗依然堅守著自己的位置,盡好看門人的職責(zé),狗不嫌家貧,實在是可贊可嘆。

季羨林:《一條老狗》
臨離開那一座破房子時,我一眼就看到那一條老狗仍然忠誠地趴在籬笆門口,見了我,它似乎預(yù)感到我要離開了,它站了起來,走到我跟前,在我腿上擦來擦去,對著我尾巴直搖。我一下子淚流滿面。我知道這是我們的永別,我俯下身,抱住了它的頭,親了一口。我很想把它抱回濟(jì)南,但那是絕對辦不到的。我只好一步三回首地離開了那里,眼淚向肚子里流。
到現(xiàn)在這一幕已經(jīng)過去了七十年。我總是不時想到這一條老狗。女主人沒了,少主人也離開了,它每天到村內(nèi)找點東西吃,究竟能夠找多久呢?我相信,它決不會離開那個籬笆門口的,它會永遠(yuǎn)趴在那里的,盡管腦袋里也會充滿了疑問。它究竟趴了多久,我不知道,也許最終是餓死的。我相信,就是餓死,它也會死在那個破籬笆門口。后面是大坑里透過葦叢閃出來的水光。
我從來不信什么輪回轉(zhuǎn)生;但是,我現(xiàn)在寧愿信上一次。我已經(jīng)九十歲了,來日苦短了。等到我離開這個世界以后,我會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與母親相會,趴在她腳下的仍然是這一條老狗。
感悟:季羨林少年外出讀書,和母親聚少離多,近三千個日夜里都是老狗在陪伴著母親,它日日夜夜趴在籬笆下,守護(hù)著女主人,守望著少主人。后來母親去世,季羨林孑然一身,離開故鄉(xiāng),那條老狗依然趴在籬笆下,繼續(xù)著它的等待和堅守。
周濤:《藏獒不是寵物》
藏獒現(xiàn)在的名氣可是大得很,一夕成名,身價百倍。一只純種藏獒可以賣到上百萬元,比人還貴。如果藏獒有思想,它會怎么想呢?過去,它不過是一種大型土犬,長在草原,處境險惡;外御野獸,內(nèi)抗饑寒;冰峰冷月,孤獨寂寞;兇猛性情,暴怒品格。若與牧民為伴,恪盡職守,吞一些牦牛皮骨,就算美餐。若遇群狼來襲,拼命格斗,受一些輕傷重創(chuàng),死不回頭。
嗚呼,藏獒者,西藏高傲之犬也。
人今以重金購之,作寵物貴之,置于江南溫柔鄉(xiāng)、花柳繁華地,不聞狼群熊羆之吼,耳聽絲竹管弦之樂,日以牛奶牛肉、羊心羊肝飽食之,居則高廈別墅,暖氣空調(diào),行則寶馬香車、草坪花徑。一日一沐浴。三日一美容,五日一體檢,藏獒其樂乎?
感悟:人有千面,狗有千種。對于哈士奇、金毛、薩摩耶自然可以作為寵物狗。但是有些狗是不能當(dāng)寵物的,它們本以兇性著稱,花園洋房不是它們的歸宿,惡劣的草原,才見藏獒風(fēng)骨。人有時候,也得懂得尊重狗,尊重它們本身的特質(zhì)。
杜白:
狗跟主人的關(guān)系,像是傳統(tǒng)而古板的婚姻關(guān)系,沒有一絲一毫分居離婚的念頭,從一而終。狗不懂背叛、欺騙與懷疑。
感悟:人們之所以愿意跟狗相處,是因為狗從來不會騙你,從來不會背叛你,日子無論生動還是枯燥,它永遠(yuǎn)會陪在你身邊。

西方名家筆下的狗
馬克·吐溫:
如果你收養(yǎng)了一只饑餓可憐的狗,并且讓它舒適順利,它將不會咬你,這便是一個人與一只狗之間最主要的差別。
感悟:狗懂得知恩圖報,人有時候卻會恩將仇報。這方面,狗比人的信譽度要高的多。
史考特:
有時我會思索狗為什么這么短命的真正原因,我想那必定是因為它們體恤人類,因為如果只認(rèn)識一只狗十年或十二年,失去它就讓我們這么痛苦,那么假如狗的壽命再加一倍,怎么得了!
感悟:電影《山河故人》里,女主的丈夫和孩子長期住在國外,陪伴她的只有狗。它和人一起分擔(dān)著寂寞與孤獨。在點滴的歲月里,這些共同的守候化為共生的血肉,死亡是永別,也是鮮血淋淋的割舍。十年尚可承受,再長,就要傷筋動骨了。
杰佛瑞麥森:
狗若愛你,就會永遠(yuǎn)愛你,不論你做了什么事,發(fā)生什么事,經(jīng)歷了多少時光。
感悟:狗若愛你,就會永遠(yuǎn)愛你。人也經(jīng)常說永遠(yuǎn),但是很少能做到。
拜倫:
對狗的贊美埋在這片土地下的遺體,生前美麗卻不虛榮,強(qiáng)壯卻不傲慢,勇敢卻不兇殘,具備人類一切的美德,卻毫無人性的缺點。這段話若銘刻在任何一個人的骨灰上,必為毫無意義的諛詞;然而對波茲旺恩,一只狗,卻是最公正的謝辭。
感悟:拜倫,一個浪子,卻對狗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實在是難得。如他所言,狗擁有人類一切美好的品質(zhì),卻沒有人性的缺點。這讓人贊嘆,也讓人慚愧。
其實人們贊頌千篇的不是狗,而是這些高貴品質(zhì)的集合:
1、忠誠不二。
2、正直勇敢。
3、知恩圖報。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和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