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己修身,《治家格言》精選20句
朱柏廬與《治家格言》
朱用純(1627年~1698年),字致一,明末清初江蘇昆山縣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因敬仰晉人王裒在父親墓前搭草廬而居、攀柏樹悲號之義,自號柏廬。在《清史稿》、《清史列傳》和《孝義篇》中,朱柏廬都無一例外被列為“孝義第一”。
朱柏廬一生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在日常生活中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讀書,他仔細揣摩前人建家立業的根本思想,總結前人的生活經驗和教訓,并聯系自己的感受體會,提煉編寫出一部《治家格言》,流傳后世。《治家格言》,世稱《朱子家訓》,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尊為“治家之經”,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蒙必讀課本之一。《朱子家訓》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治家格言》問世后,得到有識之士的認同和贊許,紛紛爭相傳抄。據稱康熙皇帝從第三次南巡(1699年)開始,時常聽人說起,非常感興趣,經常將其中的名句抄寫成對聯送給官員和他們的孩子,并將《治家格言》引入宮中,和《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一起,作為皇子、皇孫們的必修課。乾隆三十年(1765年),時任禮部左侍郎的滿族人德保將之譯成滿文,以教八旗子弟,他高度評價此格言,稱之為“物理人情之朗鑒,昏衢黑夜之清燈”。陳榕門在《養正遺規》中也說“其言質,愚智胥能通曉;其事邇,貴賤皆可遵行”,說它淺顯易懂,極易推廣開來。
《治家格言》 名句精選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注釋: 庭除,廳堂院落;昏,天剛黑時。
釋義: 天快要亮的時候就起床,灑掃庭院,使院落內外保持整潔。天快要黑的時候就準備休息,關窗鎖門之事,一定要親自檢查。
2、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注釋: 恒念,經常、長久地想; 物力,可供使用的物資。
釋義:人吃的每一粒米飯,應當想到它來之不易;人穿的每一件衣服,要時常想到它在制作時的艱難。
3、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注釋 :自奉,自己日常生活的供給或消費;宴客,宴請賓客;留連:樂而忘返或依依不舍。
釋義:自身日常的生活供養一定要節儉,宴請賓客要有節制,不要沉湎于逸樂之事。
4、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羞。
注釋: 質,質樸、樸素;瓦缶,泥制的盆罐,指粗劣的餐具;約,少,簡約; 珍羞,貴重珍奇的食品。
釋義: 家常器具樸實潔凈,瓦器勝過金玉器皿。飲食節省精細,園圃里種的蔬菜勝過貴重珍奇的食品。
5、居身務期質樸,訓子要有義方。
注釋:居身,立身處世或修身; 義方,做人的正道,多指家教。
釋義: 做人一定要樸實淳厚,教育子女行事要遵守行為規范。
6、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釋義: 不可貪圖意外之財,不可過量飲酒。
7、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
注釋: 肩挑貿易,指肩挑貨物,走街串巷做買賣的小商販。
釋義: 與挑擔子做生意的小販打交道,不要占便宜。
8、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見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注釋:諂容,諂媚巴結的容態; 莫甚,沒有比此更嚴重的了。
釋義: 看見有錢有勢的人就露出諂媚表情的人,最可恥;遇到貧苦困厄的人就做出驕橫神態的人,最下賤。
9、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注釋: 施惠,給人以恩惠。
釋義: 給人以恩惠,不要自己總想著別人應來報答;接受恩惠的人不要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
10、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注釋: 乖,背離、疏遠; 薄,薄待。
釋義: 聽信婦人之言,疏遠血緣關系親近的人,難道是大丈夫所為嗎?看重錢財,不孝敬父母,就不配做子女。
11、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注釋: 厚奩(lián),豐厚的嫁妝。
釋義: 嫁女兒要選擇品行好的人當女婿,不要向男方家索取重金。給兒子娶媳婦,要選擇賢良淑德的女子,不要計較女方家陪嫁的多少。
12、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注釋: 訟,爭辯,爭論是非。
釋義: 居家過日子應力戒爭辯和訴訟,訴訟則會帶來不好的結果;為人處世應力戒多言,話多了難免失言。
13、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釋義: 性格古怪,自以為是的人,必會因常常做錯事而懊悔;頹廢懶惰,沉溺不悟,難以成家立業。
14、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注釋: 譖(zèn)訴,進訴讒言,說人壞話。
釋義: 輕聽別人發表言論,怎么知道不是他在讒毀攻訐別人呢?應該抑制住情緒反復考慮。因某件事情與別人發生爭執,怎么知道不是自己的過錯呢?應當平心靜氣地暗自思考。
15、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
注釋:饔(yōng)飧(sūn),早餐和晚餐。
釋義: 全家人相處得和睦融洽,雖然早飯接不上晚飯,也能享受到莫大得歡樂。
16、兄弟叔侄,需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辭嚴法肅。
注釋: 分多潤寡,富有的周濟貧窮的;內外,女子和男子。
釋義: 兄弟叔侄之間,要互相關照,對家境差的要給予財務上的幫助;家中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嚴守家法,措辭嚴肅。
17、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注釋,恃,倚仗、憑借; 恣,任性、肆意。
釋義: 不要倚仗勢力,侵凌逼迫孤兒寡婦;不要貪圖口腹,而濫殺牲禽。
18、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
注釋: 溫恤,體貼撫慰。
釋義:看見貧苦親鄰,應該多加體貼撫慰。
19、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注釋:身家,自身和家庭。
釋義: 讀書是為了做一個道德與才智杰出的人,并不是為了科舉功名;做官則要心中想著君主和國家,怎能考慮自己和家庭?
20、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注釋:國課,國家征收的的官糧賦稅;囊(náng)橐(tuó),口袋
釋義: 國家的賦稅提前交納完畢,即使財物剩余不多,自己也能體會到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