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里的20個成語:人生要懂得適度
安常處順——《莊子 養生主》
莊子眼里的養生就是人順應天道自然,處于常態就可以了,不必刻意進補或者修煉。
明白的人懂得放棄,心安理得;真情的人懂得犧牲,處之泰然;睿智的人懂得超脫,隨遇而安。安于一份放棄,固守一份超脫,就能擺脫諸多煩惱和痛苦。
安危相易 ——《莊子·則陽》
人生中的平安與艱難,順境與逆境都是辯證的,常?;ハ噢D化,順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順境也會慢慢變成逆境。
有個詞叫“絕處逢生”,絕境可以使一個人突破骨髓與血液中的樊籬,超越常規,書寫不曾想過的神話。
白駒過隙——《莊子·知北游》
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好像在縫隙中窺見飛跑而過的白馬,轉瞬即逝。
年華似水匆匆一瞥,多少歲月輕描淡寫。人生如夢,但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每個人都有一叢花開在心底,縱使白駒過隙,歲月老去,依然會花香滿衣!
不系之舟——《莊子·列御寇》
莊子形象地把逍遙人生比喻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達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無約束的。濟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后面還有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br/>
不淫之度——《莊子·達生》
“淫”是過分的意思,安于自然,止于所應受之分,沒有過度的要求。
“人生貴適宜?!倍眠m度,見好就收。曾國藩說:“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做人只圖自己一時風光,結果一敗涂地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見。
巢林一枝——《莊子·逍遙游》
廣廈萬間,夜眠七尺;良田千頃,日僅三餐。不管擁有多少物質,一個人睡覺也只能睡一張床,吃也就一日三餐,僅此而已。
從容無為——《莊子·在宥》
天地看似“無為”,卻化育萬物。“無為”并不是說什么都不干,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
大人無己——《莊子·秋水》
“大人”已經超脫了常人物欲,和道家所說的“真人”相似。眾生一體,愛別人也就是愛自己。人與天道融合,也就是容納他人,接納蕪雜世俗之事而不會心存芥蒂。
得心應手——《莊子·天道》
技巧來源于心靈對道的體悟和把握,通常說“以藝求道”,所有技術、藝術最終都要達到“得道”的境界才算完美。
得意忘言——《莊子·外物》
登舟舍筏,得魚忘筌,一些東西,包括語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達到新的境界,原來的工具就應該舍棄。因為工具僅僅是工具本身,不是道。
肝膽楚越《莊子·德充符》
莊子說,如果以“同”的眼光來看世界,那么整個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如果以“異”的眼光來看世界,那么肝和膽就像楚國和越國一樣疏遠。
世界到底如何,完全取決于不同的心態和觀看方式?!拔乙娗嗌蕉鄫趁模锨嗌揭娢覒缡牵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