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司光
賈司光(1924-),中國高空生理專業創始人之一。
1945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部。曾任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軍醫大學講師。1952年留學蘇聯,1957年獲基洛夫軍事醫學科學院醫學副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主持研究的航天生命保證系統醫這工程研究與應用的成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曾獲三級解放勛章。
主要成就
資料圖片作者:賈司光、陳景山
他曾參與我國航空航天醫學與環境醫學工程國防高科技的創建工作。在軍事醫學科學院任航空宇宙衛生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負責航空生理學和飛行員低壓與缺氧防護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研制,為該專業的主要創造人之一。為我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研制殲八和強五戰斗機飛行員供氧裝備的醫學負責人。主要成就已用于飛機裝備的研制。
我國研制曙光號飛船期間,賈司光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任航天員生命保證醫學研究室(包括研制)主任。他負責航天員航天服、航天食品、乘員艙的醫學工程研究與研制,主要成就已用于飛船生命保證系統研制。航天服獲1978年國家科技大會獎。整個航天生命保證醫學工程的研究與應用成果,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八十年代曙光號飛船轉為預研。賈司光完成了國家科學科工委“七五”計劃的航空關鍵課題“飛行員供氧標準的研究”等。在學術理論上獲得七項新進展,在成果應用上制定了兩套國家軍用標準。主要成就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有關院校和研究所以及工廠。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3等獎和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1-4等獎多項。
1990年離休后,他仍然在從事著多項工作,如始終堅持著航空航天環境生理學的理論研究,以及我國飛船、艙外活動系統和空間站環境控制與生命保證系統醫學-工程設計要求的深入研究,并在航空航天有關院校和研究所進行指導與傳幫帶工作。
獲得榮譽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國家首批特別津貼獲得者
被載入《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總裝備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首任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蘇聯醫學副博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