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古代哲理故事,有理,有趣,有深意!
1
一個秀才走在路上,遇見了一個和尚。秀才想讓和尚出丑,故意對和尚說:“禿驢的禿字怎么寫?”
和尚微微一笑,回答道:“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微彎彎調轉就是了”。
尊重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嘴上不吃虧的人,生活中會吃大虧。
2
兄弟倆一起種田,小麥成熟后,兄弟倆商量著如何分。哥哥對弟弟說:“我要上半截,你要下半截”,弟弟指責哥哥不公平,哥哥說“明年你要上半截,我要下半截”,弟弟答應了。
來年,弟弟催哥哥播種,哥哥說“我今年想種芋頭呢”。
凡事不能只考慮自己。只顧自己的利益,好處占盡的人,福氣也會消散。自己吃肉,別忘了給別人留湯。

3
有人寫了封信向富翁借牛,信到時富翁正在接待客人,怕客人知道自己不識字,便裝模作樣的看信。
富翁一邊看一邊點頭,說:“知道了,一會我自己過去。”
誠實面對自己,不懂、不會不要緊,可怕的是不懂裝懂。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喜歡不懂裝懂。不管裝的再像總歸假的,早晚會露餡。
4
一條船在過河途中撞到了礁石,船身裂開了一個口子,河水不斷涌進來,乘客們驚慌失措。
一位先生嘲笑乘客大驚小怪“用不著著急,反正船又不是我們的。”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不能有,你不管“閑事”,他不管“閑事”,社會風氣怎么會好。
別人遇到困難時,你看熱鬧,當你需要幫助時,也沒有人會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