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V无码一级片-亚洲欧美激情综合第一区-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www.fsprs.com

紀曉嵐僅用16個字,就教出了好家風

來源:天下賈氏一家親時間:2019-06-14 10:42:52編輯:業余 當前位置:首頁 > 家庭教育 手機閱讀

紀曉嵐僅用16個字,就教出了好家風

紀曉嵐丨十六字
一戒晏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
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在朋友圈看了段視頻,氣憤又無奈——一年輕女子在街上大扇母親耳光,還是雙腳起跳那種。路人上前勸阻,該女子順帶把耳光扇到好心的路人臉上。如此暴躁野蠻的舉動,引得群眾極度不滿,一眾人合力上前將該女子推開。該女子打人的時候快準狠,滿身戾氣,就像所有人都虧欠她,一副“普天之下皆她媽”的姿態。
       其實,這年頭我們常談的“熊孩子”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沒有良好教育,“熊孩子”逐漸成了“熊大人”。
       教育這個話題,讓人頭疼又無比沉重,但卻有這樣一個人,僅用16字,便道出教育的核心原則——正心修身。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世人對其印象多停留在幽默風趣、伶牙俐齒上,卻不知他教育起兒女來,那是一秒回歸正經。

1559554507670703.jpg

01“四戒”與“四宜”
       紀曉嵐因長期在外工作,給妻子留了封家書,勸其要好好教育孩子,《紀曉嵐家書》原文是這樣的——“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義方之教,責在爾躬。而婦女心性,偏愛者多,殊不知,愛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維何?約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以上八則,為教子之金科玉律,爾宜銘諸肺腑,時時以之教誨三子,雖僅十六字,渾括無窮,爾宜細細領會,后輩之成功立業,盡在其中焉。”
    “四戒”、“四宜”16字教子箴言是家書的核心,提煉一下則是:包容、勤奮、知足、謙卑。

      或許,最好的教育,就是要教孩子學會做個好人——修正壞毛病,樹立正確價值觀,正心修身,做個獨立、成熟、正能量的人。

1559554585753651.jpg

02 豁達通透、平等包容的心態
       在曾被發配到新疆的3年里,他也沒有就此消沉,據《清高宗實錄》記載,盧見曾是當時的兩淮鹽運史,被民眾告發其貪贓枉法還挪用公款,乾隆氣不打一處來,下令嚴辦。
       紀曉嵐跟盧見曾是親家關系,他的長女嫁給盧見曾的孫子。紀曉嵐一生剛正不阿,認為親家犯了法就該受罪,但終究沒抵住妻子的哀求,說再怎么也要為自己的女兒著想呀。最后他決定還是要給盧見曾報個信,不料被和珅的眼線盯上了,和珅抓住紀曉嵐包庇的把柄,跑到乾隆面前告狀。皇帝氣炸,親自提審紀曉嵐,失望地在案卷上寫下:“從輕謫戍烏魯木齊”。如果換做其他人,面對從高處跌落的惆悵,或許很容易一蹶不振,而紀曉嵐卻并不抱怨。在遠赴新疆的過程中,他搜集各種各樣的素材,最終著成短篇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揭發社會黑暗,勸善懲惡,對后世影響巨大。3年后,皇帝想要出書,因人舉薦想起了紀曉嵐,才將其召回,后來由其主纂編寫《四庫全書》。面對人生的起落沉浮,紀曉嵐向來是心胸豁達,照單全收的,笑對人生也是他在家書中向子女傳遞的一種精神。
       回望今天的一些孩子,被家人寵著捧著,稍有不順就發脾氣怨這怨那,一遇到挫折就逃避畏難,外表瀟灑驕傲,內心卻空洞弱小。而紀曉嵐亦不過想要孩子們明白——從來沒有誰是唯一的焦點,可以永遠享受美好與愛戴,在生活的嚴厲面前,人人平等,切莫太以自我為中心。而面對人生的大小挫折,我們又要有一顆包容平等的心。

包容春光明媚,也包容狂風驟雨,將好與不好都一視同仁,這是一種透徹通達的樂觀心態,會讓一個人真正走向獨立強大。

1559554637822455.jpg

03“貧莫斷書香,貴莫貪賄臟”
       紀曉嵐曾經有回生病,以為自己要死了,對子孫們說了段“遺言”——“貧莫斷書香,富莫入鹽行;賤莫做奴役,貴莫貪賄贓。”
       紀曉嵐愛書如命,還要追溯到他的童年。那時常見一個小娃成天跟著大人轉,纏著要聽故事,聽過的詩歌、文章,不過三四遍便能一字不差背誦下來,紀曉嵐8歲時,便已讀完“四書五經”。有次,少年紀曉嵐在河邊書店捧著一本《紫山奏議》看得入迷,店主心下佩服又喜歡,走上前一頓夸:“哇,公子愛看胡公的書,心懷大志,將來必是國家棟梁呀,我這還有一本他的《尋邊路》,經典得很,你若喜歡,給你7折吧。”紀曉嵐禮貌一笑:“先生謬贊,我沒有買書的意思,這些書我看一兩遍,基本就會背了。”店主大驚,出題考他,果然他倒背如流,這下徹底被紀曉嵐折服了,立馬許諾,以后想看什么盡管來,全部免費閱讀,就這樣,小小的紀曉嵐就在這讀了不少古今著作。不過孩子始終是孩子,總有幾分貪玩的天性。

       有次他逛街買了一大堆玩具,仆人施祥勸他,少爺呀,你今天買買買,有點超標了喲,都說玩物喪志,你可別耽誤學業呀。紀曉嵐不爽,也不理施祥,一回家,施祥就告訴了太夫人,太夫人隨即命他把玩具統統交出來,只準留下一兩樣。事后,紀曉嵐怨他多管閑事大嘴巴,老遠見著施祥,就把嘴巴撅到天上以示不滿。在他懂事后,每每想起這位好心的仆人,都會感嘆不已,對施祥的直言勸誡充滿感恩,在75歲時,紀曉嵐寫《灤陽續錄》,還特意提到過此事,終生不忘。有句話說,你把時間用在哪兒,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紀曉嵐在《水田硯銘》中也寫過——“流水周圓,中抱石田,筆耕不輟,其終有豐年。”

1559554688773297.jpg

      深以為然。或許,正是在讀書這件事上的勤奮、專注、堅持,潛移默化地為紀曉嵐的文學造詣,奠定了深厚有力的基礎,成就了我們現在膜拜的“開掛人生”。后期身居要職的紀曉嵐,卻并沒有失去本心,他做人正直,最恨貪官污吏。“貴莫貪賄臟”,不僅是紀曉嵐對后輩的教誨,也是對自己的克制約束。

      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大多是揭露那些貪贓枉法、卑鄙齷齪之人,可見其對正義的守護。把紀氏家風用在今天的教育上,也能印證這個道理,或許我們該讓孩子明白——努力,不是為了迎合世俗的成功,又在成功后藐視規則與良知,任性貪婪。而是要找到努力的意義,遵循道德原則,從而在行為上勤奮踏實,持續精進,一步步填滿有價值的精彩人生。

1559554758843589.jpg

04 尊師重道,謙卑敬畏
       雖然紀曉嵐后期頗有成就,但早年在考取功名這條路上,卻并不順利。二十歲左右參加科舉,拔得頭籌,就開始有點飄,結果第二年只考了第四;沒過多久參加省考,又重獲第一,又更飄了一點,結果后來就是逢考必敗,屢次受挫。信心大跌的他,直到三十多歲,才考上官職,被翰林學院招去。
       在《真實的紀曉嵐》中也有一段記載,說紀曉嵐考試失敗后,有人給他送來一副對聯:“立天立地門戶,數一數二人家。”這看上去沒什么不對,但紀曉嵐是擁有何等的文學儲備,怎會看不出這其中真正的意思?紀家祖輩有人當過糧食經紀人,要稱量糧食的多少,就要靠經紀人來“數一數二”。這一語雙關盡是嘲笑諷刺,他無比氣氛惱怒,便在自家大門口寫了一則對聯:“縣考難,府考難,院考更難,幾多時中得秀才?鄉試易,會試易,殿試更易,一下子陪伴君王!”嘗到了驕傲自滿帶來的苦果和屈辱,紀曉嵐知恥而后勇,自此收起那份飄飄然,認真踏實,刻苦進取,后來真的陪伴了君王,一鳴驚人。
曾國藩有言:“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曉嵐在家書中提到的“戒驕傲”,的確也是因“傲”得出的實在教訓。他或許是要啟發孩子們——保持謙卑敬畏之心,看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會真正認清自己的分量。在進取的同時,又能尊重更多的人,尊重這個世界,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得更加寬廣。

1559554813491825.jpg

       正心修身是《紀曉嵐家書》中,道明的最簡單的教育原則,深深影響了一代代兒女子孫,也影響了一代代中國人,在人格、道德、價值觀等層面,都給生活在現代的孩子們和成年人一種可行的參照,值得被重視。老話常說,大道至簡,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能流傳至今的那些道理,想來必定是經時間沖刷,去糟粕后留下的真正精華,看似簡單卻無比珍貴。愿孩子們能珍惜前輩的智慧,做一個對自己成長負責的人。也愿家長們,能跟孩子一起,守正規直,做讓孩子真正尊敬愛戴的父母。


家庭教育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