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禪一味: 亦虛亦靜之美
佛教崇尚飲茶,有“茶禪一味”之說。“禪”是“禪那”略稱,意為“靜慮”、“修心”。禪宗自南朝宋末達摩在中國創立,至六世分南北兩宗,而南宗惠能的頓悟說較北宗神秀的漸悟說更近禪旨,得以承繼五祖弘忍衣缽,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風流所及,宗派紛紜,于南宋傳入日本。
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禪僧禮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學禪務于不寐,不餐食,唯許飲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靈凈化,對自然的感悟和回歸,在靜思默想中,達到真我的境界。禪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凈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恰是禪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歸宿。
品茶的環境宜清、宜靜、宜閑、宜空,而不宜過雅。徐渭說:”“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丌坐,松月下,花鳥間,清白石,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里飄煙。”這里青藤講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環境,似乎過于雅致,而難達禪宗論道“自心是佛”的空靈之境。我以為陳繼儒強調的“一人得神”和張源講的“獨啜神”更近茶道之道。
什么是禪味?就是得到禪定的快樂,得到輕安的滋味。這種滋味奧妙無窮,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議,借助茶的幫助,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才能領受。好像如人飲茶,冷暖自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各位想要知道這種禪味是甜是苦,要努力參禪,到了相當境界時,自然曉得其中滋味,所以要參,參到水落石出時,就得到禪味。禪不是說的,而是參的,所以禪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參禪的人,參到火候到的時候絕對不發脾氣,不與人爭論,到了無爭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貴為花間露水,看功名為瓦上霜片,頃刻就消逝無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
茶除了萬般滋味,還有不同于花香的茶香。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五款最..
2019-11-15
閱讀全文>>
-
我們都知道,茶,分為六大茶類,即綠茶、紅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白茶..
2019-11-11
閱讀全文>>
-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
2019-11-08
閱讀全文>>
-
臥枝開野菊,殘枿出秋茶。..
2019-10-17
閱讀全文>>
-
喝茶,由來已久。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于周公,興起..
2019-10-15
閱讀全文>>
-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于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2019-10-14
閱讀全文>>
-
九月之秋,我們要怎樣喝茶呢?..
2019-09-20
閱讀全文>>
-
“禪茶一味”,恐怕是張貼最廣的有關茶的書法字幅了,幾乎每一個茶館..
2019-09-06
閱讀全文>>
-
茶有一道、二悟、三友、四氣、五性、六味、七情、八難、九香、十..
2019-09-05
閱讀全文>>
-
‘茶,是茶友間緣分的見證與開始。一起喝茶,就是最好的一段緣。..
2019-09-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