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這六句詩 震撼人心!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曹操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
1.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出處】《龜雖壽》
【釋義】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感悟】此句表現了曹操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蘊藏著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出處】《觀滄海》
【釋義】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感悟】此句體現了曹操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和氣度。
3.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出處】《短歌行》
【釋義】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于我。
【感悟】曹操的《短歌行》詠嘆著求賢若渴之心,告訴我們只有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
4.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出處】《卻東西門行》
【釋義】神龍藏身在深淵,猛獸漫步在山岡。孤死頭還向山丘,人的故鄉怎能忘!
【感悟】此句寫思鄉情結,以神龍、猛獸等作比,思鄉的悲涼中不會顯得過于柔綿,反而回蕩著剛健爽朗之氣。
5.
臨觀異同,心意懷猶豫,
不知當復何從?
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出處】《艷》
【釋義】面對北伐和南征兩種不同意見,便猶豫起來,不知如何為好?到達碣石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壓迫,心里無比惆悵。
【感悟】此句表達了他對戰區人民的同情,面對家園被毀,生靈涂炭,自然是不忍看的。
6.
錢镈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
以通賈商。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出處】《冬十月》
【釋義】農民放下了農具不再勞作,收獲的莊稼堆滿了谷場,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我能到這里是多么的幸運啊!就讓我高詠詩歌來暢抒心中的情懷吧!
【感悟】此句反映了戰后在局部地區人民過上的安居樂業的生活,及曹操希望國泰民安的理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