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鑒五首詩 品味五重境
脫俗之境
飲酒
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象很容易懂;內蘊卻很深,需要反復體會。對于少年人來說,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蒼茫之境
登幽州臺歌
唐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臺歌》這首短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超脫之境
終南別業
唐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滄桑之境
憶秦娥
唐 李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此詞句句自然,而字字錘煉,沉聲切響,擲地真作金石聲。而抑揚頓挫,法度森然,無字荒率空泛,無一處逞才使氣。
超我之境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時間,不一定能證明許多東西,人生的許多成敗,不在于環境優劣,而在于是否選對位置;人生的許多空虛,不在于人的孤獨,而在于心的寂寞;人生的許多境界,不在于跟隨,而在于嘗試;人生的許多尋找,不在于千山萬水,而在于咫尺之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