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學貢
賈學貢,男,1945年12月出生,工程師。1975年至1996年根據工作需要自學大學有關課程;1996年至1997年,在內蒙古農牧學院水利工程專業進修本科課程完成學業。
主要論文、專著、課題技術總結
1.1984年《關于減少井壁管壁厚的研究》:獨立完成。φ377鋼管壁厚由10mm減小到6mm,減少壁厚40%。上報批準實施,1985年建井至今以15年,外觀完好,繼續使用。
2.1988年《哲里木盟勘探鉆井管理規定》,上報盟行署發布實施,哲行署發(1988)115號。第二完成人。
3.1991年《哲盟管灌工程試驗進展情況》登載在《內蒙古水利科技》上。
4.1992年,制定生產"aqs-2安全給水栓"企業標準。主要完成人。
5.1992年編寫《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管理程序》。第一完成人。
6.1993年《哲盟開魯縣道德萬畝井灌節水節能示范區規劃設計報告》上報內蒙批準實施。本人完成工程規劃設計部分。
7.1994年內蒙古自治區科研項目《井灌區節水節能豐產綜合灌溉技術研究》的第二子課題《管道輸水灌溉工程試驗研究》試驗報告,上報內蒙水科院項目總負責人。第一完成人。
8.1995年至1996年扎旗,庫倫旗等,管灌工程規劃設計。
9.1997年制定生產"石棉水泥薄壁U型槽"的企業標準。主要完成人。
10.1997年《多功能安全給水栓的研制》發表在《節水灌溉》1998年第6期。獨立完成。
11.1998年《石棉水泥薄壁U型槽研究試驗》發表在《內蒙古水利》1999年第二期。第一作者。
12.1999年《安全給水栓研究試驗》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等鑒定資料。獨立完成。
13.1999年《石棉水泥薄壁U型槽研究試驗》的技術工作報告等鑒定資料。第一完成人。
14.《哲盟節水灌溉工程典型設計(管灌部分)》發到各旗縣市示范。獨立完成。
科技成果
1.1990年至1994年內蒙古自治區科研項目《井灌區節水、節能、豐產綜合灌溉技術研究》第二子課題《管道輸水灌溉工程試驗研究》,課題負責人。完成任務寫出的試驗報告,上報內蒙水科院。第一完成人。
2.1989年至1990年自選項目:為了解決水錘沖擊,真空等破壞地理管道等問題,設計了集給水、限壓、進排氣于一體的"安全給水栓"。獨立完成。1990年申請專利,專利號:90222253.8。1999年經內蒙水利廳、水科院,松遼委,通遼市科技局、水利局,組成鑒定委員會,鑒定結論:(1).經查新檢索尚未發現國內有同樣產品。(2).本成果集給水、限壓、進排氣于一體,產品結構簡單,設計新穎,操作方便。(3).對解決低壓管道輸水技術中的重要部件,安全保護裝置的改進有創新。(4).結構設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3.首先提出了"建立管網安全系統"的新概念。因為安全給水栓安裝在管道的首端和末端,可以全方位的保護管網安全運行,可以建立起管網安全系統。獨立完成。
4. 1991年自選課題:為了解決塑料軟管外護混凝土管,上下兩半圓二次成型的質量問題,研制了"塑料軟管外護混凝土管一次成型機",試驗成功。專利申請號:93203214.1。獨立完成。
5.1991年至1993年編寫教材,在全盟節水灌溉技術培訓班講課。
6.1992年在自治區內首先制定"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管理規程"。第一完成人。
7.1993年完成"哲盟開魯縣道德萬畝井灌節水節能示范區規劃設計報告"規劃設計部分,并指導施工。
8.1994年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豐收獎。任第二項目負責人,因為有創新項目:安全給水栓,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管理規程,所以評為二等獎。
9.1997年至1999年內蒙古水利廳科研項目"石棉水泥薄壁U型槽研究試驗",任項目負責人,1999年由內蒙水利廳、水科院,松遼委,通遼市科技局、水利局,組成鑒定委員會,鑒定結論:(1)經本新檢索國內尚未發現石棉水泥薄壁U型槽應用于防滲渠道。(2).該成果在節水灌溉領域中,在新材料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創新。(3).綜合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專利申請號:98107670.X。10.革新設計專用工具、設備20項,專利5項。
獲獎
1、1993年6月安全給水栓榮獲全區首屆青年科技發明成果展示會優秀獎。
2.1994年11月獲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豐收獎,二等獎,第二項目負責人。
3.1997年10月安全給水栓在"97內蒙古新技術新產品交易洽談會"被評為優秀新產品獎。
4、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優秀工程師、優秀黨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